缢蛏养殖技术-第一节缢蛏的生物学
第一节 缢蛏的生物学
一、形态
 缢蛏的贝壳呈长圆柱形,壳质脆薄。两壳不能全部开或关。贝壳前后端开口,足和水管由此伸出。前端稍圆,后端呈截形。背腹面近于平行。壳顶位于背部略靠前端。壳表具黄褐色壳皮,生长纹明显。贝壳中央自壳顶至腹缘有一条微凹的斜沟,形似被绳索勒过的痕迹,故名缢蛏。
  
二、生态
(一)分布
 缢蛏分布在中国和日本沿海,中国的养殖区集中在闽、浙一带。垂直分布多在软泥或砂泥底质的中、低潮区。幼苗分布在中潮区以上及高潮区边缘,在2米深处也能生活。
(二)生活习性
 缢蛏营穴居生活。蛏洞与滩面约垂直成90°,洞穴深度为体长的5~8倍。涨潮时依靠足的伸缩弹压和壳的闭合,使外套腔内海水从足孔喷射出,从而上升至穴顶,伸出进出水管至穴口,摄食食物和排泄废物。退潮或遇敌害生物袭击时,缢蛏收缩闭壳肌,两壳闭合,或靠足的伸缩,贝体迅速下降。
缢蛏体长为两孔距离的2.5~3倍。随着缢蛏的长大,洞穴也扩大加深。一般情况下缢蛏不离开自己的洞穴,但在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会离穴。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