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驴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有人辱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充满了为人处世的机智。平白无故地被人辱骂,当然很不乐意。但应该知道,这种张口就骂的人,一般都没有修养,没有风度,有什么必要与他们一般见识,争论不休呢?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种处世方法,也是一种高尚情操。
一个优秀的领导,是受人尊敬的。但这个世界上的人就是这么复杂,有人尊重你,就会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看你不顺眼。无中生有地给你捏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特别是在一些大的团队,因为你的优秀掩盖另外一些人的才华,难免有人会想出各种毒招来陷害你,怎么办?
一一应对?那正中对手下怀,你还有精力和时间去做其他的正事吗?那不是正好一步步丧失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如果为了一点小事而怀恨在心,矛盾就会逐渐扩大,以至于怨怨相报,不可收拾。
“亲贤臣,远小人”,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不与小人周旋,是明智之举。
IF a donkey brays at you,don’t bray at him.(驴子向你嘶叫,你可别也向它嘶叫。)
2、前辈
上古时代,黄帝带领了六位随从到贝茨山见大傀,在半途上迷路了。他们巧遇一位放牛的牧童。
黄帝上前问道:“小孩,贝茨山要往哪个方向走,你知道吗?”
牧童说:“知道呀!”于是便指点他们路向。
黄帝又问:“你知道大傀住哪里吗?”
他说:“知道啊!”
黄帝吃了一惊,便随口问道:“看你年纪小小,好像什么事你都知道不少啊!”接着又问道:“你知道如何治国平天下吗?”
那牧童说:“知道,就像我放牧的方法一样,只要把牛的劣性去除了,那一切就平定了呀!治天下不也是一样吗?”
黄帝听后,非常佩服:真是后生可畏,原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却没想到这小孩从日常生活中得来的道理,就能理解治国平天下的方法。
在公司,有许多领导或者“老前辈”,总喜欢倚老卖老,开口闭口:“以我十几年的经验……”,来否定新人的创见,以为后辈太嫩,社会阅历不多,绝对要对他们服从。其实,领导或“老前辈”的经验值得后辈学习,但年轻一代的新见解、新创见,不也是值得领导或“老前辈”研究及重视的吗?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两代人的思想交流,一定可以惠及大家。
一个人的工作也许有完成的一天,但一个人的教育却没有终止。
3、后生
元朝大画家何澄根据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的故事绘制了一副《陶母剪发图》。画的意思是说:晋国有一个叫陶侃的贫困青年,有一天,他的朋友陆逵来拜访他,因为没有钱买酒招待他,陶侃的母亲在仓促之间,便把她的头发剪下来去卖钱换酒。
这幅画被年仅八岁的岳柱看到了,便毫不客气地指出了画中矫情悖理之处:陶侃的母亲手上戴着金手镯,却要剪下头发去换取酒食,这是不合情理的。因为金首饰很值钱,完全可以用它去换酒,何必匆匆忙忙把头发剪了去换酒招待客人呢?
作为一个孩子,他根本不去考虑《陶母剪发图》所宣扬的魏晋名士风度,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对人事有限的直观认识,去理解画面的意思,所以他的诘问一针见血,切中问题的要害。
成年人总是以为自己看过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总是在强调一种成熟,中国自古就有“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样的训诫。其实有时候社会新鲜人独特的视角正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们所不及的地方。因为单纯所以直接,于是他们所提的方案可能就最有效。一个成熟的管理者是不会正面否定年青下属的新创意新想法的,这一次也许不能用,但是下一次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了呢?
自以为是的主管常轻视成员的创意,从而关闭成功的大门。
4、适应
在传说中南海的君王叫做“倏”,北海的君王叫做“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浑沌”。倏与忽经常作客于浑沌的国土,接受浑沌丰盛的招待,倏与忽欲报答浑沌这样热情的款待,想着人都有七窍而浑沌却没有,就想要一天凿出一窍,让浑沌也能跟他们一样享受美食、音乐、愉人的景色等,没想到等七天凿完七窍后,浑沌却也因此死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体质与活动的条件,很难将其他人的条件硬套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同样地,每一个企业也有它不同的组织型态与资源,所有的管理制度、经营策略都是无法套用的,只能通过学习,由经营者谨慎地找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最佳经营方式。
生活的方式虽有多种,但智者只采取适合自己的一种。
5、 身教
有一个宰相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她每天不辞劳苦地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君等。而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晚上回来则看书。爱儿心切的夫人终于忍不住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本,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儿子啊!”这宰相眼不离书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
言教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可惜的是社会上有数不清的父母,其身不正却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行羞踏错。自己是一条虫却希望孩子成龙成凤。这不是笑话吗?在一个组织里,领袖当然是众人的榜样,你的言行举止都看在众人的眼里,只要懂得以身作则来影响下属,管理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感化在效果方面,自古以来都比严酷的打骂大不止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