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2-2-29 04:48:39
我们没有必要仇国企,私有化肯定不是中国的选择,但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仇国企,国企的红利到哪里去了?这需要ZF来回答。垄断必须打破、监控机制必须建立和完善,这也需要ZF来做,否则,仇仇国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4:57:33
私有化被认为是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不二捷径 但在没有公平规则的监督下进行盲目的私有化----可参见前苏联 chaos就是结果 这就是中国的dilemm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8:20: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8:24:42
某些“学者专家”真的不配拥有这个称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8:26:34
这些人到处指手划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8:31:42
中国的问题中国解决
就怕领导层轻信国外的只言片语迎合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8:36:31
不能私有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8:39:52
向看看佐利克的报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8:56:56
理论和实证都没有足够信服的依据证明国企私有化有利于国计民生,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垄断,而委托代理人的问题在国企和私企都存在,是一个共同的问题
相反由于国企的所有制,就注定了其转移支付(例如税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另外国企也不会有院外集团(寻租)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国企优于垄断私企
无论从整体效率还是福利经济学都没有证据说明私有化一定能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相反实证证据是推行国企私有化的国家都面临巨大社会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02:27
ycs845 发表于 2012-2-28 12:36
杜建国,独立学者,何许人也?愿闻其治理方略,是否比世行的更有效。
同问,杜某什么来路?另外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独立学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07:56
观点可以争议,这骂街行为也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08:35
一笑而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12:11
不要意气用事,放平心态,回到学术探讨的范畴来,国有企业垄断造成财富过渡集中这不是什么秘密,谁都知道,石油、电信和国有银行的巨额收入、利润数字在那里摆着,这些年就连航空业这种高波动行业,在三大集团形成后,原先的民营航空企业也基本消失殆尽了,而三大巨头加一个海航基本形成共谋机制,以控制运力投放的方法瓜分市场,导致民航运输票价居高不下,美其名曰收益管理。
至于privatization这个词,不要理解得那么狭隘,打破国企垄断不意味着就是让民企进入,前面有人已经触及到一点,privatization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包括拆分、管理合约,形成独立调查,ZF仲裁的价格调控体制,防止垄断伤及一般社会大众,当然还包括选择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鼓励良性竞争。这些是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ZF应该管应该多思考的事情,但是不知道是没有搞懂还是由于与利益集团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不愿意去管,反正我没有看到过哪个政策、文件上涉及到这些内容。(反垄断法只是个招牌,招牌背后没有实质的可操作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16:09
私有化?笑话,拉美、俄罗斯,案例多多地,后果怎么样?
探索的重点包括如何使这些盈利更好地惠及广大劳动群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17:41
独立学者?不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27: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28: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36:55
纯学术的角度讨论,国企的垄断和私企的垄断是一回事吗?国企私有化就能解决垄断的问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39:30
私有化不是毒药,私有化的过程才是毒药。佐利克也不过就是个只会空想的三流经济学家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41:13
只是一个演讲,当局就紧张成这个样子,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离覆灭不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43:06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43:18
私有化之后,发展的成果就能实现全民共享?记得普京刚上任时要斗寡头,结果是走了别列佐夫斯基,关了霍多尔科夫斯基,又来了什么阿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46:38
别的不说,作为所谓的“独立学者”,恩,学者,你的表达方式是否有问题?
真是丢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47:54
国企要真的私有化了就更fb了。它要是不上市,连监督都基本可忽略了,现在至少还有审计署每年看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48:30
wuyiniao1213 发表于 2012-2-29 09:46
别的不说,作为所谓的“独立学者”,恩,学者,你的表达方式是否有问题?
真是丢脸
这种表达方式应该没问题吧,不然你怎么表达呢?难道在论坛上发两个文章就能被人听见了吗?媒体还垄断了话语权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56:39
在过去的三十年当中,国有企业利用垄断地位享有许多资源,并因此发展迅猛,但是他们的进步和发展并没有惠及中国的老百姓。
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方法上值得商榷,ZF的就是拆分垄断,加强竞争,先不论其执行力度,拆分给谁,谁也不知道,是否惠及老百姓,就更不知道了。这些都是表面功夫,政治改革不跟上,经济在肿么改也够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56:57
Davidhust 发表于 2012-2-29 09:41
只是一个演讲,当局就紧张成这个样子,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离覆灭不远了
覆灭?这个好像是美国唱了几十年的东西,结果呢,中国越来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10:14:35
sihtyh 发表于 2012-2-29 09:56
覆灭?这个好像是美国唱了几十年的东西,结果呢,中国越来越好
何止美国,何止几十年,从有历史记载,有王朝兴亡以来,唱了几千年了,都是本朝唱给前朝,后朝唱给本朝,中国的确越来越好,不过执政者已经换了几十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10:14:49
必须私有化,现实大家也看到了, 带着国有的帽子 把国家财产吃空,到时候买单的还是人民, 必须私有化把产权搞清楚。 私有化会出现富豪, 但国有不也一样,行政成本这么高,ZF变成了富豪。 对付富豪有办法,房产税,遗产税,一个人所得税,对付既得利益集团你有办法吗,全国人民喜迎油价上涨的新闻你们也看到了。  没有活力的经济就是一潭死水, 这几年ZF雷声大,雨点小,ZF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收那么多税有什么用, 新一届ZF上台看看有什么作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10:24:54
读大学那会,2点几的通胀就不得了了,就出来说要怎么怎么控通胀,守住3%的线, 后来一干人不点名了, 谈起了中国特色,按照实际情况可承受最多4点几的通胀,再后来都到6点多了。 低利率高通胀的政策对工薪阶层非常不利,大额存款可以跟银行讲价做到保值,小额就只能被盘剥,表面上说控制贫富差距,实际上做又做了什么。 股市郭树清都承认制度有问题,现在在喊话,让股市活跃起来,慢慢改革。 我这几年的感受 不改不行,如果不想改,到时候就别怪别人逼着你改,那时滋味就没那么好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