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47 0
2012-02-28

 在确立“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后,“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多次 出现在中央的部署行文中,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更是新政频出。业内普遍认为,如何 发展实体经济必将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对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剧锦文教授说:“即将召开 的‘两会’将对这一战略决策集中征询操作层面、基层的意见和呼声,并试图在更大 范围就此达成一致。”

  政策有放有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

  具体到政策方面,先是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金融服务“脱虚入实”确保资 金投向实体经济,再是国务院部署进一步落实去年10月确定的各项财税和金融支持 政策,还制定了四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近日,国家发改委又表态为落实国务 院有关工作要求,将由45部门分工制定鼓励民间投资实施细则等,民间资本重回实 体经济值得期待。

  “今年经营状况能否转好,还需要更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浙江宁波的一位小企 业主告诉记者。他期待政府出台更多税费改革和减税的政策,另外还希望在缓解融资 难、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上能出台新政。

  剧锦文认为,“两会”将努力寻求将战略构想落到实处的各种可能的途径,因此 对于支持实体经济或有可能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及其路线图。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建议采取“放扶结合”的应对 措施。他表示,“放”即打破垄断,营造民企与国企间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 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环境,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当前要激发民间资本活力, 必须要强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扶”即将扶持 三农的某些政策移植到小微企业,少取多予,通过减税、减费、减负,使其轻装上阵。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须落到实处

  应该说,坚持发展实体经济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国内改革发展进入攻坚 阶段这一大背景下的现实选择。辜胜阻表示,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实 的实业基础上。他在调查后发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存困境是导致我国产业 “空心化”潜在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也表示,“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发展实体 经济的重要性。现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实体经济上,而是出在虚拟经济上,离开实 体发展虚拟经济,就容易出现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地方政府唯GDP论、过度依赖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而 使实体资本大量流向房地产业,这种短视的政绩观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再加 上近年民间借贷“跑路”事件频发,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倒闭停工,企业家游离实体经 济等状况都使得各地方政府更加明确“实体经济是立身之本”的发展方向。正因为此 ,作为全国“两会”的“热身”,地方两会传来一致声音———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 发展,完善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资源要素更多地向实体经济领域集 聚。

  对于如何将支持发展实体经济落到实处,各地也纷纷出招:浙江提出“资金要向 实体经济投放,空间为实体经济预留,人才向实体经济集聚,领导力量向实体经济加 强,要把基本要素向实体经济倾斜”;成都提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突出“实体支撑” ,确定实施“产业倍增”战略;山东强调要全面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税 收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让利,完善金融服务等;山西投放1200亿元支持农村实 体经济发展;央行上海总部推出30条举措支持上海实体经济……另外,还有企业家 建议,发展实体经济提高行业利润必须引导行业整合,形成“大企业瓜分市场,小企 业专业协作”的格局。

  实体经济需更多创新驱动

  引导民间资本回归实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政府的导向固然起着关键作用。然 而,就企业自身来说,无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 新是关键。

  这是由于当前我国发展实体经济的环境早已今非昔比,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大多 数“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品牌、甚至是廉价的代名词, 实业的“微利”困境也正是实业家们离开的原因之一。辜胜阻表示,缓解小微企业生 存困境,不仅需要政府扶持,也需要小微企业自身加快转型升级,走出低端“陷阱” ,同时也要积极营造良好用工环境,进行人性化管理。

  对于那些身处实业或准备回归的人们来说,该如何摆脱微利呢?剧锦文认为,“ 实业致富”更需要的是来自微观层面的创新。具体而言,企业须加速转型升级步伐, 进行有效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只有这样才可能降低成本,使实业“有 利可图”。

  还有专家表示,自主创新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突破很多体制、机制和观念 障碍。

  小微企业、三农金融服务成关注热点

  记者李文龙一年一度的“两会”即将拉开帷幕,关于经济金融话题的热议又开始 升温。去年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平稳较快发展,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持续改 善,幸福感不断提高。但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开始凸显,经济结构调 整和转型也遇到空前压力。那么,今年老百姓对“两会”有哪些期待,最关心哪些经 济金融热点问题?

  2月份,中国金融新闻网启动了“两会”经济金融热点调查。在列出的如何加强 和改善宏观调控、如何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楼市调控会不会放 松等16个问题中,如何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被列为最为关 注的热点话题。这既表明整个社会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极为关心,也反映出一些小企 业主热切期盼国家能够拿出更多、更具体的措施,来切实改善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和生 存环境。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近些年小微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越来 越多,但是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涨让许多小企业陷入了发展困境。记者在 深圳采访时,一名制鞋企业的老板说,“去年的经营着实不乐观,有了订单也不敢大 规模生产。”而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 农”的金融机构,政府高层频频表示要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也让小 企业主们有了更多期待。

  除去小微企业融资,股市会有哪些创新举措同样入选“两会”热点。去年股指的 大幅波动让许多投资者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开始失去信心,同时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打击内幕交易等制度建设仍有待完善。一位叫“王慧如”的网友说,证监会换帅后, 股市会有哪些创新举措,信心能否提振成为这些“资深”股民最为关切的焦点。

  而根据记者对金融界人士的调查,如何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鼓励、引导和规范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如何防范潜在的财政风险向金融领域传递等问题备受关 注,也是日常谈论的焦点。这些专业的金融人士深刻地感受到,目前已经进入一个深 化金融改革的关键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 体经济的功效,成为他们思考的越来越多的问题。去年以来频发的以“吴英案”为代 表的非法集资和高利贷案件,则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如何对待民间借贷的热议,让老百 姓对民间资本和民间金融有了全新的认识。而政府提出的开放金融市场、利用金融媒 介疏导民间资本的设想能不能落实执行,也让社会各界以及金融人士们拭目以待。另 外房地产市场调控、地方融资平台带来的风险隐患,也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随着全国“两会”临近以及各地“两会”陆续召开,大街小巷的闲谈中、出租车 司机的聊天中关于“两会”的话题逐渐增多,老百姓们已经开始积极地“建言献策” 。在北京市丰台区租房的小张说,他最关心的热点是房价。着急结婚的他已经看房近 半年,但是房价一直僵持着,他也不知道该不该出手。“虽然感觉到二手房价有所下 降,但是相对于我这样的工薪阶层,还是太高了。”无奈中小张继续选择观望,他也 注意到了有的地方政府开始暗中松绑调控,希望看看今年“两会”会不会提出一些新 的调控措施。

  来自山东寿光的菜农柴丛林则说,今年物价上涨能不能控制住,直接关系到他的 种菜收入。虽然去年物价上涨中菜价较高,但是农药和化肥价格也上涨了不少。他也 看到了电视上关于内蒙古土豆、山东白菜滞销的消息,担心今年的菜价会不会大起大 落。“每年都会为种什么而发愁,今年希望菜价能够稳定住,再有个好收成。”在通 胀阴霾稍稍散去之时,政府能够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稳定物价,保障民生,依然是 老百姓的最大希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