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573 2
2012-02-28
China’s State Capitalism


王勇

最近,我和科大商学院其他系的两位同事一起写了一篇论文,讨论中国经济。我们问:为什么国有企业这十年来的平均利润率要高于私人企业,而在二十年前则相反,这个V字形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是什么?垄断补贴什么的可不是最近十年才有的。Growing like china 一定是国退民进么?为什么中国的劳动收入在GDP的比重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contradicting the Kaldor facts)?等等
我们这篇文章中提出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state capitalism)具有一个明显的“垂直结构”特点:国有企业基本垄断上游一些关键部门,而下游的绝大多数部门对私人企业开放。加上中国的多余劳动力和开放,使得下游依赖国际需求发挥自己的劳动力优势而急速增长,从而上游具有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得以共生性地甚至更加快速地获利和膨胀。

如果中国是小国,劳动力会随出口增加而迅速变贵,则上游的垄断定价空间受到更大限制,国企也不会富地那么快。如果中国不开放,下游的私有部门就不会增长那么快,对上游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服务的需求也就不会这么大,国企也不可能这么富。之前国有企业平均利润率相对私营企业下降,是因为改革和开放使得竞争加强,下游大量国有企业亏损并需要大量补贴 (2002年以前);现在下游的亏损企业基本淘汰光了,从而上游的国有企业就变成开放的受益者了。
另外,中国劳动力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使得工资水平相对停滞,所以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带来的更多是资本收入的提高而非工资的提高,与标准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结果也相悖。这样一来,劳动收入不变,资本收入和企业利润大幅提高,最终导致劳工收入比例是不断下降而非稳定的。

我们认为这个分析框架有利于帮助我们认识目前中国的很多看似与主流结论相悖的宏观和发展经济学现象,也有利于我们讨论如果城市化和工业化更加成熟以后从而劳动力成本上升,或者如果外需不断减小,那么像中国现在这种增长模式是可持续的么?中国的内外不平衡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
本月29日傍晚,我将给科大的学生讲讲我们的这方面的研究:

poster2  Classroom 2407 (lifts 17 and 18); 19:15-20:45.


学术论文的初稿请见:Chia’s State Capitalism

我们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最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zuyeye的博客与相关讨论的启发:
请见连接:
(1)国企的暴富是中国很多经济问题的根源

(2)Growing Like China
(3)国企真的搞活了么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28 22:38:55
收藏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 17:18:48
谢谢楼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