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在看这本书《漫画统计学》,也纳闷着呢。
顺着你说的‘偏差值’查了一下:
所谓偏差值:
背景是因为各次考试的平均值(通常为50分),不能反映考生全体的能力变化。比如,6月和11月的考生间如果有学力差别,对尺度点的平均值必须有相当的差别。如此说来,为了使得分能有“绝对的”比较的可能性,还要进一步花心思。
所谓“偏差值”是指相对平均值的偏差数值。它与传统的以百分为满分的评价方法不同,通常以50为平均值,75为最高值,25为最低值。计算方法为将统一考试中个人的成绩减去平均分,再除以标准差,乘以10,最后加上50。偏差值要反映的不是试题的难度和个人的分数,而是
每个人在所有考生中的水准顺位。如果考试是全国性的,那所得偏差值将表明考生在全国应考者中处于怎样的位数。由于偏差值在日本被看做学习能力水平的正确反映,日本的高中甚至大学也就把录取新生的标准换算成某种偏差值等级,而考生则根据自己的偏差值报考相同水准的学校。
http://bulo.hjenglish.com/question/4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