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2657 10
2012-02-29
质量管理思维会决定质量管理方法、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结构的建立,其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质量的好坏。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该努力挖掘自己的思维,力图使之最科学。对于质量管理,我有如下观点:

    一、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

    这个道理很简单,大家都明白,因为质量是由制造者掌握的,他们将质量弄好了,产品就没有质量问题;如果他们将质量弄坏了,并不会因为有了检查就会变好。这是最简单的理解,更深一点的意思就是仅靠检查是控制不了质量的。

    但是,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很多人却不够深刻。质量的保证并不在制造者,而在于质量管理,检查只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为了保证质量。如果认为质量是由检查来控制是不对的,但如果认为质量与检查无关那就更不对了。

    二、我们保证的是通过自己手中的产品质量全部合格,而不只是自己干得合格。

    这一原则提示,上道工序的产品不合格,如果从我们手中流了过去,我们同样有责任。我们不但要干好所谓的“自己的活”,还要监督好其他人的活,这样才能做到全员参与。(这一原则直接影响到责任判定,很可能别人的问题,但由于“我”没有认真监督,而导致责任在“我”。)

    三、我们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向管理者提供最真实的信息,而不是为了控制产品合格。

    以前我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检查员查到了不合格的产品,马上督促责任人将其整修为合格,但并没有将这个情况记录于报表中。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你放心,我绝对能保证我查到的问题都会被整改好,既然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再记录都没有什么作用了。”其实,这位检查员认为他的检查是为了控制产品合格,彻底走入了“质量是靠检查保证”的误区。本来,如果他能将所有的都认真的检查,也是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但是,他能检查的项真是太少了,还有大部分的他无法检查的我们该如何保证呢?其实,我们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向管理者提供最真实的信息,让他们去教育、去管理,达到管理好整体质量的目的。这才能体现管理中的1+1>2的原则。如果质量管理中“检查”之后就没有其他管理行为了,那是无法保证整体质量的,充其量也只能保证检查到的产品的质量。

    对于出问题之后追究检查员的责任,最直接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没有控制好产品质量,而是他们没有提供最真实的信息。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数据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原因是检查员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有意识是指本来应该检查出来的他们却没有检查出来,例如他们提供的胎胚合格率为98%,但后道工序却发现有50%的胎胚不合格;无意识是指他们的方式不当导致他们无法将问题检查出来,例如员工看见开始检查工艺了,自然会认真地干好,这时的情况与不检查时的情况是有很大区别的。(目前,我们对于出问题追究质监员的责任,原因是“我们认为他们没有控制好质量”,或者是“反正质量出了问题他们当然有责任”,这种认识就太肤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3-2 20:47:56
学习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10:01:05
检查当然是为了发现问题,但不仅限于解决问题,应分析更深层次的原因!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生产和运营管理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220067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6 11:03:21
我们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向管理者提供最真实的信息,而不是为了控制产品合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1 10:11:48
非常认可您的观点,尤其是第三点,让我想得很多了!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4 01:40:31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