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身处“四战之地”,近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虎视眈眈,远有中国、日本隔海相望;加上极度外向型的经济模式,新加坡的不安全感根深蒂固。在其看来,仅靠自我防卫无法求生存,必须有大外交,借助利用大国的力量均势才能保障自身安全。依靠强国而不受制于强国,是新加坡安全战略的核心。 “和而不同”是以小博大的必要资本。李光耀先生曾说,必须跟邻国有所不同,才能超越地理与资源局限,在国际上被认真视为一员。建国40多年来,新加坡一直致力于塑造自身独特价值:一是打造世界枢纽,发挥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十字路口的优势,跻身世界海运中心、航空中转中心。二是政治相对中立,通过发展与各方友好关系,扩大了外交空间,也成为国际投资的理想目的地。三是坚持以质取胜,重视人员素质,反映在军事上就是建设一支“小而精”的军队,在地区安全事务中十分活跃。 依附美国是均衡外交的不变主题。立国伊始,新加坡就把美国视作均衡外交的重要支柱。在新加坡看来,美国是良性霸权,是唯一可以制衡中国的力量。要避免中国垄断区域化过程,必须依赖美国发挥主导作用。值得关注的是,近年两国防务合作不断提升,在亚太联合行动能力日益提高。樟宜军港成为美国从菲律宾基地撤出后在东南亚的重要落脚点。从樟宜出发,美国舰队可在24小时内西出印度洋,东入南中国海。新加坡已成为美军重返东南亚的首要锚地,是美国长期介入南中国海事务的地缘支点。 拉入印度是平衡中国的重要动向。东南亚自古是印度和中华两大文明的交汇区,Indochina这个词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特点。地理和文化上的深厚渊源,中国的快速崛起,为印度东进东南亚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而新加坡是这一进程的重要推手。新加坡在东盟(亚细安)内率先倡导东盟-印度合作,第一个与印度进行联合军演。随着南中国海问题升温,新加坡的倡议越来越受到其他东盟国家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