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些种类的“文字”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
?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4、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一、基础知识:
1、字词积累:(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衰草连天(
shuāi)连翘(
qiào)纬度(
wěi)销声匿迹(
xiāo)蓑衣(suō)阻挠(
náo)忌讳(
huì)悄然无声(
qiǎo)2、走进作者:
竺可桢(
1890
—1974
)浙江上虞人
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