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导学案(学生版)
【学习目标】
.能够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结合诗歌背景,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能够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自1917
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 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 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 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我们 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
1971),
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 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1917
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 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 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 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 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