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增值税的类型以及中国增值税的转型问题<?xml:namespace prefix = o /><o:p></o:p></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增值税的类型:根据固定只产中所含的进贤税额能否扣除以及如何扣除,可以将增值税分为三种类型,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中所含的进项税额,就国民经济总体而言,其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工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利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利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租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折旧)。收入型增值税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生产成本的部分,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收入(工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利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利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租金)。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将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全部一次性扣除,相当于只对消费品征收增值税。</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比较三种增值税的优缺点</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征税税基的比较:从三种增值税的的定义中不难看出,进项税额扣除的方法直接决定了税基和税款的大小。在固定资产的可用年限内,生产型增值税缴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企业应缴纳的销项税款。收入型增值税缴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分期抵扣企业应缴纳的销项税额,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能够减少每期应缴的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是将购入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在一次性的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减少当期的得应缴增值税款。从当期来看,扣除的比不扣除地少缴,全部扣除的比分期扣除地少缴。所以以税基比较而言,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的比较:生产型增值税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增加了企业更新设备和提升技术的成本,致使企业不愿投入资本扩大生产规模和改进生产工艺,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相反,消费型增值税使企业完全没有税收负担的后顾之忧,企业在增加资本投入时只需考虑成本与收益等方面的问题,无需再为购买设备和技术改造占用企业相应部分的现金流劳神,在这种优惠政策下企业是愿意多增加对固定资产的投入的。收入型增值税恰好处于生产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之间的。所以就这方面来讲,生产型增值税不如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的投资鼓励作用,消费型增值税的条件下更适宜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劳动投入的比较:劳动和资本具有替代作用并且符合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规律。从第二步分析来看,在资本的投入使用方面,生产型增值税较消费型增值税处于劣势。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扩大企业规模只能增加劳动的投入来弥补资本使用的不足,这样就增加了对劳动的需求,促进了就业。从另一种意义来说,生产型增值税更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使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出口退税和增加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在生产型增值税的条件下,退税是不完全的,企业背负了一定比例的“投资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产品出口成本中,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所含已征税款得不到退税,等于出口产品背负着不予退税的“投资税”与人竞争,不利于扩该国产品出口。反映在进口产品上,由于它们比国内产品少了这一笔“投资税”而增强了竞争力。而从整个国际环境来看,大部分国家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相比而言,生产型增值税国家的企业的税负较重,出口成本较高,在价格方面没有优势,是不利于企业的增强竞争力以及国家的进出口。</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根据上面的比较再结合我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FONT>年代的背景不难想到为什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st1:chsdate Year="1993" Day="13"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 w:st="on" Month="1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3</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FONT>日</st1:chsdate>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建立了我国的生产型增值税。这与国家当时的财力、经济背景有关。长期以来,我们财政收入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GDP</FONT>的比重一直很低,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政府自然想要多收些钱。生产型增值税的应税额扣除少,税基宽,正合其意。再有,过去我们出现过几次大的经济波动,差不多都与投资过热有关。生产型增值税对固定资产重复征税,可以对过热的投资浇一些冷水。</P>
<P>但今非昔比,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与消费型增值税相比,企业纳税多,利润低,价格调整的空间相对较小。价格历来是企业竞争的杀手锏,企业使不出降价这一招,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不愿掏钱,消费需求上不来,产品就会滞销。产品买不动,利润又薄,企业没有了投资的动力,投资需求便会萎缩。两架“马车”劲不足,指望第三驾“马车”也不行。按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WTO</FONT>的规则,出口国可以对出口产品免征或退还已征的间接税,其中增值税是出口退税的大头,各国政府都在这上面大做文章,以帮助本国企业抢占国际市场。我国因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退税的力度用到头也不及国外,国内企业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再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1</FONT>世纪是知识经济竞争的年代,资本品(包括无形资产)的投资要负担税款的办法,会削弱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看来增值税类型越来越不适应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消费型增值税的优点,我们有必要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但是仅仅由以上的分析还是不够的,我们要考虑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后,我国的税收收入能否跟得上财政支出规模的增加。全国一年万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7%</FONT>的增值税率计算,将少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FONT>亿。但是改革税制是启动投资,特别是民间企业投资的重要途径和有效选择,短期内会减少政府税收,但长期内会扩大税基,这不仅有供给学派的理论支持,拉弗曲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增值税的转型即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是经济效益好的企业的负担,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刺激和启动非政府投资。以上的分析消除了我们的疑虑,实施消费型增值税是可以配置税源,保证财政支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