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读后感
暑假期间,阅读了黄爱华老师的著作——《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收获颇多。
什么是“大问题”?黄爱华老师在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将堂中的“大问题”定义为“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具有高水平的、以探究为主的问题”。
在当今小学数学堂上,很多教师把研究重点放在提问技巧上,在问题的指向性和精确性上下功夫,是为了“牵引”而问,而在“为了不教”而问、“为了不问”而问上下功夫的老师还很少。“大问题教学”倡导的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提出问题为终极目标,改变堂上一问一答,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形式,教师提问要问得少、问得精、问得活,问得高。
我对于“大问题”是这么理解的,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和那些教师精心预设的帮助教师强有力控制堂的琐碎的“小问题”来比,它的“大”体现在它总是针对一节或者一个环节的核心发问。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能马上就给出问题的答案,需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才能寻到答案,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和“小问题”一问一答的解决方式相比,“大问题”的“大”还体现在它培养的不在是个体英雄主义,而是团队合作能力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