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41 8
2007-01-26

加息:春节前还是春节后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CPI数据显示,除去年12月涨幅从11月的1.9%一下子冲高至2.8%外,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衣着价格指数稳步走高,市场普遍预计今年一季度的通货膨胀率会明显提高。在此背景下,各主要经济研究机构和经济学家的判断基本都认为:即今年中央银行可能会针对投资过快增长、价格指数(CPI)高位运行以及股票、房地产市场等资产市场出现泡沫等情况,采取加息等手段实施宏观调控,防止宏观经济由偏块向“过热”转化。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由于2007年全年的CPI涨幅可能达到2.5%,在这个通货膨胀率下,目前扣税后的存款利率明显偏低。为了进一步防止过低的存款利率刺激低回报利率项目,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和拉大贫富差距,因此决策当局有可能将采取加息等措施,确保宏观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

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由于近期的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加上近期股市火热再度折射出流动性问题,央行需要继续推出紧缩政策以防止通胀和资产泡沫。他们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加息和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但短期来看,由于担心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央行还会采用一些非市场化的手段。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龚方雄也认为,由于去年12月的CPI跳高至2.8%,加上资产价格快速膨胀所带来的泡沫化问题,使得近期加息27个基点的可能性增大。

市场和大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加息的时机和力度上。一派观点认为,中央银行的今年内的首次加息会发生在春节前即2月18日以前。持这派观点的有国内一些重要的证券研究机构。申银万国李慧勇、陆文磊等研究人员就认为,加息或将提前到来,预计一季度的货币信贷数据将出现反弹,央行今年可能考虑“打提前量”的调控方式,最快在春节前1月份的数据出来之前就推出加息措施。此外每季度都有望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年底前提高至11%。另外一派则认为,今年一季度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对于具体是节前还是节后则语焉不详,这一派的经济学家主要有摩根大通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龚方雄,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梁红,汇丰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屈宏斌和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当然还有一派观点认为节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他们认为一季度央行会“盯紧”通胀水平,节前加息可能性不大。主要理由如下:一是一两个月的数据不能证明通货膨胀已经形成趋势,央行应该会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二是临近春节资金提取高峰,资金面和市场利率水平可能面临波动,此时一般不宜采取猛烈的紧缩政策;三是目前尚有众多货币政策可供央行选择,暂时不必动用利率工具。关于首次加息的力度问题,各主要研究机构分歧不大,主要集中在25-27个基点的范围。

笔者认为节前中央银行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大。一是对于今年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中央领导高度关注。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第9次全体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从年初开始,就要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货币信贷管理,搞好土地调控和管理,防止投资反弹和信贷投放过多。这表明,只要今年1月份的经济数据,尤其是投资、价格和贷款增长的数据过高,国务院是会采取断然措施,防止经济发展由偏快向“过热”方向发展。二是目前股票市场出现了“泡沫化”的争论。前期指数涨幅过大等问题,在2006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海股市报收于2600点以上。2006年上证指数的涨幅达到130.43%,今天上证指数为 2882(1月25日),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资本市场;股民日开户数持续在五万户以上,出现了一股新的“炒股”热潮;平均市盈率已达到26倍的水平(谢国忠认为成熟股票市场的市赢率应该为15倍),为近两年来的高点。一些在纽约、香港等地同时上市的股票如工商银行、中国人寿等股票出现了估值过高等问题,加上媒体的夸大宣传,可能会坚定决策层采取措施为繁荣不久的股市“降温”的决心,加息是其中的选择。三是持续火暴的房地产市场。去年全年全国房价上涨超过了5%,其中北京等主要大中城市房价涨幅则超过了10%,面对持续升温的房地产市场,加息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又一利器。

当然,加息的具体时机,还主要取决于即将出台的1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如果1月份的经济数据,比如全国工业附加值的增长率低于或与去年同期持平,1月份的物价水平(CPI)比12月份低,贷款增长平稳,外贸净出口增幅平稳的话,春节前加息的可能性就不大,所以判断是否在春节前甚至1季度是否加息关键还是要看1月份的有关经济数据,现在谈论的确为时过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6 22:39:00
[em01][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6 22:52:00
本人一直认为加息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7 11:08:00

同意楼上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7 11:53:00

加息是常用的好控制的手法.至于效果?哈哈.大家都能看到,的确是治标不治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7 18:30:00

但是它有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治本靠的是长期政策,这段时间当中,微调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