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98 1
2007-01-28
 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空乏到殷实,中国外汇储备在一路高歌中创造着令举世惊羡的奇迹。但是,当中国外汇储备实现了无与伦比的超越时,实际上已经被推到了一个重新检视和矫正自我的转折点上。

  破纪录的纪录

  中国外汇储备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完成了两个惊人的高跳动作:超过日本荣列全球外储榜单首位和轻松跨过1万亿美元大关。

在打破自己外汇储备历史纪录的同时,中国也豪迈地打破了世界所有国家外汇拥有量的纪录。

  积小流而成江河。回放昨天并不久远的历史,我们更能强烈感觉到中国外汇波澜壮阔的脉动。26年前,在中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清单上,中国的贸易盈余为零,外汇储备自然是一片空白。1981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的记账簿上首次出现令人兴奋的数字——27亿美元。外汇储备从零到万亿美元,中国只用了26年的时间。其大跨步式的前行速度前所罕见。

  但是,一个必须直接回答的问题被国际舆论和我们自己提了出来:“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否太多?”

  诚然,一国究竟持有多少外汇储备才算适度,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中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传统观点认为,一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水平是能够满足3个月的进口需求,即一般不超过GDP

复制代码

  因此,留给中国外汇储备使用的合法路径主要就是股权投资。一方面,可以像央行原先投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那样继续对国内其他银行进行入股以从中取得股份收益,另一方面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以及其他外国有价证券等。但不论是哪种途径,都要求中国必须加快培养和吸收一批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操作人才,并尽可能将外汇储备的投资部分交给充分竞争的私人部门去操作,以实现最大化增值。

  本着安全性、流动性和增值性原则,笔者认为,未来中国外汇管理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进一步推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其关键在于如何逐步、有序地开放资本项目。

  ——合理改善对外贸易状况。首先要调整“奖出限入”的贸易取向,不断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同时要调整引进外资策略,将引资的政策重点转移到提高资本质量和效益上来。

  ——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逐步放宽国家相关政策限制,从以国家持有外汇为主转向以民间使用为主。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让“看不见的手”能够挥动自如。 (张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2-1 01:22:00

好述评

一个问题:

"...即便可以将一部分外汇储备拨出用于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资,但这些使用外汇储备的单位又必须将外汇结汇成人民币才能使用..."

为什么一定要将外汇结汇成人民币才能使用?

以教育基金为例。 教育基金的目的是支持近、中、远期教育项目。 现假设用外储支援教育基金,并直接将此笔支援资金投资于收益高的外币投资工具(e.g. 新兴市场国家债券),其收益将被用于支持教育基金的长期obligation。 这样处理,教育基金既享受远期收益又没有导致任何近期兑换人民币的压力。 同时,教育基金的短期obligation 继续由以人民币存在的现存资金偿付。这正方法是否合理?

此外,教育基金还可以运用掉期的方式(currency swap) 将美金从外国银行调换成人民币。。。

问题很愚蠢,请不吝分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 2:13:3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