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711 2
2025-01-20
在基准回归中我的核心解释变量FDI系数为0.165***,稳健性检验采用了滞后一期的FDI,系数为0.23***,被审稿人质疑系数显著增加,说明FDI在基准回归中的影响被低估,降低了结果可信度。我应该怎么回复比较合适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5-1-20 13:37:02
面对审稿人的这一质疑,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构建你的答辩:

1. **解释滞后效应**:首先指出,在经济和金融研究中使用变量的滞后项作为稳健性检验是一种常见做法。这种方法旨在捕捉可能存在的时滞影响,即FDI对当前期因变量的影响可能是基于它在前一期的水平。因此,滞后一期的FDI系数变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基准回归中的影响被低估。

2. **因果关系与动态过程**:进一步解释,这种变化可能反映了FDI对经济效应存在的时间延迟特性。换句话说,FDI的影响可能不会立即完全体现在当期的结果上,而是需要时间逐渐显现其全面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你的模型设定的合理性,因为它更好地捕捉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3. **稳健性检验的目的**:明确指出稳健性检验的核心目的是验证基本发现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并非直接比较系数大小。即使滞后变量的系数有所变化,只要变化趋势与理论预期一致(即正向或负向影响),就证明了核心结论的稳健性。

4. **模型设定与数据特性**:可以提到你的模型可能已经尽可能地控制了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动态复杂性无法完全捕捉。使用滞后项是一种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而系数的变化反映了这种复杂性的部分体现。

5. **后续研究方向**:最后,你可以提出在未来的分析中会进一步探索FDI影响的时滞效应和机制路径,以更全面地理解其作用模式。这不仅增加了你论文的学术价值,也表明了你对审稿人意见的重视,并愿意进行深入探讨。

总之,在回复时应保持专业、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既要解释你的分析思路,也要体现对审稿人关注点的理解和回应,同时展现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27 16:58:34
虽然这个问题挺烂的,不过也好,烂的问题你才有机会反驳。首先,滞后一期这个稳健性检验有BUG,你如果采用这个方法,应该至少提供两个滞后结果值。其次,滞后的结果无非就两种,一个是比基准回归结果高,一个是比基准回归结果低。比基准回归结果高的很好解释,任何变量的影响都先天带有滞后性,滞后一期考虑了这个东西之后,结果自然是升高的。一个是比基准回归结果低,这种情况就可能有问题,一般是类似于补贴之类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效果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解释只能朝着这个方向解释,但并不好解释,而且你还要有文献做支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