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216 0
2012-03-06
“3·15”的脚步渐渐临近,随着消费者的日臻成熟,消费维权的主题早已不仅仅是假冒伪劣、缺斤短两,金融服务——这一昔日的高端消费领域正成为维权的新热点。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和银行打交道的次数悄然增多。跑趟银行,不再是只为了办一笔常规的存钱取钱,转账、汇款、调单、开存款证明、买理财产品……这些新鲜名词逐渐渗入到日常生活中的边边角角,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消费者也慢慢发现,原来金融机构每年上千亿元的收入来源不仅仅是“低存高贷”的利差,一项项名目繁多的金融服务背后,便是一个个衍生利润的小型“金矿”。而它们之中有些对于消费者来说,却是可能会一脚踏空的陷阱。

现象
存款证明价差最高5倍
记者咨询多家银行客服和营业网点了解到,存款证明费用大部分银行的收费标准为每份20元。如招行、交行的工作人员均表示,每份存款证明收费20元,对于已冻结资金开存款证明书,只能一次性开具,之后将不能再针对冻结的资金进行补开。
工行的客服人员则表示,存款证明的收费标准为50元一份。而建行、中行、民生银行的收费标准均为20元一份,中信银行的收费标准为每份10元。不同的银行之间,开一份存款证明的收费最高相差达5倍之多。
交锋
“信用成本”用户不买账
“在这项业务上,银行并没有付出多少成本,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却收取如此高的手续费,这也太离谱了。”对于如此价差,吴先生很不理解。
而银行对此的解释却是振振有辞。“在收费问题上,银行和银行从业人员付出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表面上看到的。”某国有大型银行工作人员李先生表示,“银行是管理风险的机构,以存款证明来说,银行付出的不仅仅是一张A4纸和打印成本,在这个业务上,银行是需要承担风险的。”
“如果你跟别人说你收入上百万,别人怎么相信你呢?还是需要银行的证明才可以啊。”李先生表示,存款证明其实是银行对个人资信的担保,是用银行的信用代替个人信用,因此信用高的银行收费略高无可厚非。
对于银行这一解释,吴先生并不买账。“如果我没有在银行存款,银行有可能给我开具存款证明吗?实际上银行只是对我在银行的资产做了个证明而已,出了问题,冻结的是我自己的资产,又不会损害银行的利益,怎么能说是银行承担风险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