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在此之前想很多,现在又不知道如何说起。我想投诉安徽财经大学,只因为我六级没过,而不发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如果历来都是这样还能说的过去,如果各大高校都是如此,我也不会不甘心。2011届毕业生,六级成绩到388就能拿到学位证书,2010届,六级成绩到了412就能拿到学位证书,而我们2012届就必须的过六级,学校的理由是:为了学校升博士点,为学校的名誉,你们应该牺牲小我……。多么可耻的理由,牺牲我们就是为了对外打出他们是“硕士生六级全过学校”。说什么四年内都可以考,这样又便利他们“硕士研究生学位全拿到学校”。
学校的水平如何,通常不是由学生考进的平均水平决定的么?学校想一下子升天,是不是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呢。牺牲?学生不是学校的主体么?如果没有这点牺牲,学校就不能教书育人,那我们能牺牲。但事实是他们徇私舞弊,以假乱真。在这样和谐的社会,应该为着这样的行为而牺牲么?
话说回来,我们为什么要牺牲?有合理的理由么?为什么往届的都可以这届就不行,且是突如起来的通知我们不能拿学位证书了,理由是我们六级没过??我们惊慌失措,制度不是应该有个稳定性的么?如果教育者自身都是这种品质,何以教学生!!!学校的理由是去年召开过学位授予委员会后决定的。那我想问,学位授予的对象是谁??为什么作为对象的我们没有接到通知的呢,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呢???举个例子,如果公民不小心走在了盲道上,给盲人带去不便,我们只会说他不道德。谁晓得,一天一个公民也是如此,却被经常判刑,理由是临时修改了法律,这样的社会该让人如何适从。
我们从学术的角度来讨论。为什么不给我们学位证书?因为我们不具备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水平?不是?很多学生拿了学位优秀论文。因为我们挂科了?不是,很多是拿了奖学金的。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过六级。没过六级代表我们没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这个让我们不服气。研究生两年多,当很多学生在钻研学术的时候,我们在啃着英语书。当很多学生为未来看着公务员书,看着事业单位考试书,我们看英语。我们不过,定然有我们在某方面较弱的一面。但能否认我们的研究生水平么?如果报考前就告诉我们:不过六级就不能拿到学位证书,或是不过六级不能报考此学校!我们无怨言。或是历史经验表明,没过六级就是没能力,就是比一般研究生低一等。我们没怨言。很多人都是一些方面强,在别的方面就是较为不好一些,就能让我们这些在英语方面不强的人,两年都背着比别人低一等的自卑心理?就能让我们为此被否定?就能让我们失去发展更多优势的机会而苦于英语?英语是什么?只是一门工具而已。能掌握自然好,有哪些学生不想掌握呢?这样不是有更多的机会么?但事实是每个人都能学的好么?是不是不过六级就没有研究生的素质了?六级是不是判断一切的标准?这个社会就没有不需要六级也能发光发热的未来的人么?难道没有六级就不会凭着研究生的素质在英语要求不强的领域做突出贡献么?众多学校的学位不和六级挂钩没有学习的地方么?不管是好的学校还是比安徽财经大学少差的学校,这不表明一个趋势么?历史上的例子我不想去说太多。我想脑袋不长在屁股上的人都应该知道。蔡元培作为教育学家,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学校是白痴么?不是,是有些人失去了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利欲熏心。教育更多是注重什么,我在这自不用说。如果让学生活的连自尊都没,中国的教育不过尔尔!!!温家宝总理说:让每个中国人都有尊严的活着!!教育是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在有些地方为何如此丑陋不堪!!?
我从不认为我们没过六级的就比别人低一等,更不允许安徽财经大学这样践踏学生人格的行为!!为什么不看我们的努力!为什么不看进步!为什么不看优势和劣势!为什么不给个稳定的制度!为什么不是学习的榜样“法不溯及既往”为什么让我们努力而看不到希望?为什么让我们这样可笑之极的行为而为别人不屑!!!为什么让我们灌上不具备研究生素质的帽子!同是安徽财经大学的学生,为什么上届同学同样的条件能拿到学位我们不能??和谐哪里?公平哪里??尊严哪里???这是教育么!!这是毁人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