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4601 7
2007-01-31
<P>关于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大家怎么看待,还有经济学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P>
<P>谢谢回复!</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31 17:29:00

如果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对经济学的本身是不存在过多疑义的。因为到了20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周期不断出现,——经济学的预言得以证实。“经济学这个学科已不可能被扑灭。”“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经济交往,生活在现实经济之中,经济学理论模型作为一套话语体系,又是另一个逻辑自洽、完美运作的世界。”

但作为具体的经济学者,存在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来自批评声音如:“波尼拉(Bonilla)就大胆提出“经济学家———寻求真理还是寻租”,这一点自然是使人极为震撼的。经济学家也是人,也会最大化个人效用,也要依靠发表论文来生活和谋求教职,生活的紧迫感永远压倒对真理的探求。面对一团乱麻的真实世界,是苦苦探求而无法写作,还是用'科学方法'这把快刀去斩'真实世界'这团乱麻,答案是一目了然的。很多教师面对年轻学生天真的提问,会告诫说,为了科学,只能放弃一部分真实性。与其说为了科学,不如说是为了生活。”

更为详细的建议你看书:《经济学中的事实与虚构》迈凯编,李井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31 22:54:00

按《新帕尔格勒佛词典》得解释:“在对经济行为者的许多不同描述中,经济人的称号通常是加给那些在工具主义意义上是理性的人的。新古典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现成的例子。在它的理想情形下,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的充分有序的偏好(在其可行的行为结果的范围内)、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其他行为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偏好(或至少不会比现在更坏)的行为。这里,理性是一个手段-目的的概念,不存在偏好的来源和价值的问题。理想的经济行为者总在寻求讨价还价,从不付出比他需要付出的更多,或得到在一定价格下他可以的到的更少。”

愚以为“经济人”或“理性人”是市场经济下人得经济行为所体现出来得一种普遍特征。正确理解“经济人”要注意三点:

第一,经济人并非不讲道德和自私自利;

第二,经济人并非追求数学意义上得利益(效用)最大化;

第三,并非所有人都是经济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 08:24:00

赞成楼上的观点。

即经济人是理性的,虽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但仍循“自由、平等、互利交换”的原则,“诚信”仍是这种人认为的基本品质。虽“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但“拔天下一毛为已亦不为”。——但这只存在于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2 12:53:00

认同阿马泰亚·森(Amartya Sen)对“ 理性行为”的定义:

在确定性情况下,理性行为有两种主要的探讨方式。第一种方式强调内在的一致性:行为的理性须符合这一要求,即来自于不同子集的各种选择应以一种有说服力、成体系的方式相互对应(偏好)。第二种方式,是以对追求自身利益的推断来表示的。

新古典经济学的两个预设前提“经济人”和“理性行为”的定义都是以这两种因素为核心:内在的一致性(即有序的偏好)和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2 13:46:00

赞同楼上观点

经济人并非不讲道德,也决不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而且现实中人并非人人都是理性的,并非人人都是经济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