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21 5
2012-03-07

作者:wxmang  发表于: 2012-03-06 17:48



原文太长,2万多字,可能没几个人有兴趣读完,我来个脱水,3000字左右,红字为注解。  



一、2011年成绩

  


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



粮食产量1.14万亿斤;



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



城镇化率超过50%;



其中通胀控制失败(

计划cpi4%,实际5.4%,食品价格上涨11.8% ,发改委张平已经做检查

);



节能减排目标失败(

计划万元GDP能耗下降3.5%,实际2.01%

)。



二、2012年施政目标

  


1、原则

稳中求进(

实际就是平稳交班

),扩大消费需求(

实际就是提供一些财政补贴给几个产业,类似以前的家电下乡补贴,应该没什么用

)。



2、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

这个数字说明就业压力开始大幅缓解,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1221万人 ,说明刘易斯拐点来了,也说明GDP减慢增长速度有条件了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这个目标基本不可能完成,因为食品供需平衡仍然紧张,全球粮食供应价格仍然会走高

);



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

实际上这个目标是很困难的,据商务部数据,今年1月份我国进口、出口贸易额出现罕见的“双降”局面。1月份,我国出口额为1499.4亿美元,下降0.5%;进口1226.6亿美元,下降15.3%。显现出了我国外贸的形势严峻

);



财政赤字8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这个难度也较大,因为上海同业拆借利率开始下降,说明资金需求或配置不平衡,制造业订单不乐观,企业流动性不理想

)。



三、2012年主要任务

1、GDP增长

  


(1)、消费拉动



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这也是一个吹牛口号,N年来都没有实现过

);



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

可能有类似家电下乡的补贴措施

);



扩大消费信贷(

实际余地有限,看看商业银行的数据就知道。除了购房,中国人很少寅吃卯粮消费

)。



(2)、投资拉动



保证在建、续建项目,国家重大项目(

这个没话说,不然就是神州大地皆烂尾

);



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实际上2年来事实证明就是一个出不了办公室的吹牛文件

)。



2、通胀

  


(1)、货币政策



管好货币信贷总量(

M2增长14%,这个难度很大

),防止物价反弹。



(2)、食品供应



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

这个就是行政命令,王八拳了,应该短期很有效,长期效率迅速衰减,甚至适得其反。前几年的逗你玩,算你狠都是这个王八拳的反动

);



(3)、流通网络



完善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这个需要财政大投入,目前已经投入不少,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现象

);


  


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完善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推动流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

这个事情商务部已经搞了10来年,效果不大,原因这是系统工程,在诸侯经济环境下,其实用处不大。目前流动环节主要问题是八方诸侯在当寄生虫吸血,再吃唐僧肉

);



(4)、市场监管


  


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把握好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这个可以有,实际去年就动手好多次

)。



3、三农

  


  



(1)、农业补贴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农业补贴要继续增加总量,提高标准,新增补贴重点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种生产服务组织(

这个实际上也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现象

);



(2)、收购价格



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50公斤分别提高7.4元和16元。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县奖励补助资金(

这个是必需的,全世界所有大国都如此

);



(3)、农村服务体系


  


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

这个又是空话,喊了10年了

);



(4)、基础设施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

已经与以工代赈结合,可以缓解一部分就业压力

);



(5)、土地政策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

这个是对那些试图搞土地流转的人一个回答,中国还是TG在当家

)。



4、工业 

 



(1)、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

这个很必要,这已经是新一代骗子们出没之地

);



(2)、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看来通讯地盘新的一轮分赃必须开始了

);



(3)、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这个是继续以前的规划,萧规曹随

);



(4)、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在这些领域,央企将继续做大做强,国进民退不可避免

);



(5)、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这个又是吹牛,因为每人出钱

);


  


(6)、能源价格体系调整,合同能源管理、政府节能采购。发展核电和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加强能源通道建设(

这都是一堆大项目

); 



(7)、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这个也是吹牛,空话

)。



(8)、城镇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继续进行农民进城,减轻城市老龄化带来的养老负担,也即靠进城的年轻农民来养老,那么他们丢在家乡的父母谁来养老呢?又是一种新的剪刀差剥削方式,只是这次用的是城市户口而已

)。



5、科教

(1)、经费



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

实际是不够的,因为这里面折扣太多

);



(2)、科技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这个早就应该干了,大学和研究所都是出工不出力

)。



6、民生

(1)、就业



希望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这个需要更多的配套激励机制,否则企业寿命太短,不过增加很多临时工而已

);



高校毕业生去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

这个可能是教育产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新一代上山下乡

)。



(2)、社会保障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这个主要看地方政府财力,有钱的地方政府会落实好点

)。




(3)、卫生



巩固全民医保基本覆盖面,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

这个还是钱的问题

);



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这个也是钱的问题,现在房地产下滑,土地收益下降情况下,可能基本不可能了

);



公立医院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

这个可能得10年以后了

);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这个是对梦想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回答

)。


  


(4)、房地产



进一步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

这个目前进展顺利,坚持不懈也是可以期待的,因为如果失败,下面就没法收拾了

);



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

这个可能是长期设想

)。



(5)、户籍管理



实行居住证制度(

实际上现在取消户口理论上是没有难度的

)。



7、文化

废话。



8、改革

(1)、继续市场化改革



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这个是给那些梦想左转的人一瓢冷水

);



(2)、改革中央地方利益分配制度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推广消费税,资源税(

这个在政治体制改革不进行前提下,是基本不可能的,这实际是中央地方责权利重新划分

)。



(3)、国企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这也是给右派的一瓢冷水,我们决策层是实用主义,不左右派

);



(4)、价格



电价、成品油价、天然气价、水价都将上涨(

这是垄断的必然结果,中学政治经济学就学过了

);



(5)、分配



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

实际上就是提高全社会劳务成本,这是国家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全世界都一样,中国靠压榨农民工血汗发财的历史结束了

);



(6)、事业单位



管理体制和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这个又是要砸铁饭碗了,不过不乐观

)。



9、对外

(1)、外贸



保持外贸政策基本稳定。稳定出口退税政策,扩大贸易融资和信用保险,克服订单不足、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多重困难和压力;



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承接服务外包。制定加强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的指导意见,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

实际上中国出口导向型模式将难持续,2011年11月份中国出口增速已降至13%,考虑出口产品涨价因素,实际增速接近零。1--11月出口退税额接近同期外贸顺差,故实际顺差也接近零。此外,出口占比中50%为外资企业加工出口,虽有利就业,却只赚血汗钱,但出口第一的代价却是污染、货币创造过量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的血汗工厂大国历史正在慢慢发生变化

)。



(2)、外资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注重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实施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中西部地区(

已经不欢迎低附加值的外资

);



(3)、海外投资



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能源、原材料、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合作和跨国并购。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模式,支持“走出去”的企业相互协同、集群发展。放宽居民境外投资限制(

这个央企已经大规模进行

);



(4)、掺和国际事务



推进自贸区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加强与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在多哈回合谈判、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不管愿不愿意,为了自己利益,都得承担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

);


  


(5)、港澳台




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建设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推进横琴新区建设,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其实有价值的,并且会行动的就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只是福建能不能抓住机会,拭目以待

)。



EN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3-7 12:56:37
我个人觉得分析的蛮有意思,所以转来大家一起看看,讨论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7 12:57:13
顶顶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7 13:15:19
呵呵呵,很好!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7 13:32:25
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7 13:34:09
这个分析的比那些长篇大论更有道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