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减税应遵从包容性税收理念
周阳敏
阳民管理咨询机构,www.jjgl.org
2012年03月07日《人民日报》报道,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接近9万亿元,达到89720亿元,同比增长22.6%。与此同时,财政收入首超10万亿元,达103740亿元,增长24.8%。两项指标远远高于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去年GDP增速为9.2%。由此计算,2011年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19%。2000年时,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的12.8%。从绝对额看,2011年的税收收入是2000年的7倍。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实施结构性减税”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表示,今年将从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等方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近年我国结合宏观经济调控与社会发展,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如企业所得税两税并轨、增值税转型、停征利息税、降低股市交易印花税、提高个人所得税中工薪收入“起征点”及改进税率设计,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等。但是最新调查显示,高达6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的税负较重,90%以上被调查企业认为结构性减税不到位。为此,继续进行结构性减税是迫切任务。
但是,笔者认为,结构性减税必须遵从包容性税收改革的基本要求。所谓包容性税收,是指以包容性增长为特定社会目标,在不同区域、不同收入人群、不同行业等之间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和征税手段。在这方面,印度已经有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此,笔者在《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发表学术论文“包容性税收改革的印度经验与中国对策研究”,指出印度有效应对了全球经济危机,促使印度经济飞速发展(近几年GDP增长率都高达9%),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完美统一。而这都源于印度推行的包容性增长政策和措施,而包容性税收(Inclusive Taxes)改革是包容性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国家包容性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印度率先建立了“包容性税收”体制后,其在平衡地区差距、收入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
第一,大幅下降和调整税率,特别是加大中小型企业免税力度,推进中小型企业全面免税步伐。事实上,中小型企业税收份额极少,而占据了极多的税收人员,可以通过中小型企业全面免税措施从而大幅度压缩税收机构,调整国税和地税比例,将两大机构调整为具有竞争力的征税机构,提高效率的同时,大幅度压缩征税成本,减轻社会负担。当前中国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尽管这一税收优惠举措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2],但笔者认为,该税率仍然很高,离“包容性税收”精神相去甚远,我们应该仿照印度经验,应该全部免除小型微利企业的所有税收,全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第二,提高所得税的起征点,并将征税等级划分为5级左右,从而严格区分低收入者,甚至高收入者内部也要严格区分,从而降低穷人的税收负担,增加富人的税收责任,减小收入差距。
第三,仿效印度对食品、水等基础性必需品进行免税保障的包容性税收政策,大幅度降低中国食品、水等必需品的税率,从而增加食品供应,特别是加大中国偏远山区和贫困地方的食品与水供应,解决中国贫穷地方的基本生活问题。而这些都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四,实行差别地区税率制度,尤其是根本改变70年代以来所实行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税收优惠制度,减免老少边穷地区的税收,既加大老少边穷地区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也加快招商引资,从而在加快全球产业向中国老少边穷地区转移的同时,也加快中国产业内部向老少边穷地区转移。
第五,仿效印度,减免中国小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的纳税负担,从而促进小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提高就业。
第六,增加财富税的征收力度,特别是中国近些年出现的富人的财富消费和富二代的财产转移问题等,加快财富税的征收步伐,增加富人的纳税责任,实现包容性增长。
第七,继续大幅度提高奢侈品及高档消费品的税率,加大对其的征收力度,特别是高档进口产品等的高税率的附加税等是实现高档产品的内部化生产,并通过增加富人税收负担实现包容性增长等。
总之,通过模仿印度成功的包容性税收改革政策,改革和调整我国的税收制度,以期实现对包容性增长的基础性保障作用,从而推动中国的包容性增长,像印度那样,实现中国的效率与公平的完美统一,保障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我们希望我们的系列论文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关注并研究包容性增长这个宏大主题。
[1] 全文参阅:周阳敏,2012.包容性税收改革的印度经验与中国对策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2] 参阅: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继续,京华时报,2011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