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067 128
2025-01-24
个人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意识领域有四大工具:质、量、数、字。我们的写作是以这四大工具为基础的。

跟hhl死磕有没有量这个东西,这是好无奈的。这种无奈更在于我国专业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中也对量、计量、测量三个词(字)语焉不详。所以hhj跟我死磕量是什么,也情有可原。有一点可以肯定,1954年版《资本论》的“测量”一词在1975年版《资本论》改成“计量”,这里也是在纠结什么是“量”字

这里搬出两个历史事件来说明什么是量:
一是始皇帝统一度量衡,这里面有“量”字。
二是1956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这是中国政府在计量领域的一个重要决策。该命令旨在建立和推行全国统一的计量制度,包括计量单位的统一、计量基准的建立和计量器具的检定等方面。“量”在这里直接升级为“命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5-1-25 08:48:59
我问你:我讲:高度。这是一个量,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或者讲:重量。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至于你引用什么资本论,那么有一个基本的问题:你如何证明你完整读过资本论?这个问题对于那些大谈买弄资本论的一堆人来讲,真是抓狂又无奈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25 10:14:51
在现代汉语中,【量】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在单独使用中分别作为两个不同的词性:1、动词;2、名词。
动词:读音,上声(liáng),如:测量,即对事物进行量化描述;
名词:读音,去声(liàng),如:计量,即用标准的量具、仪器来对受检仪器、量具进行检测,以确保仪器、量具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曹老师说【1954年版《资本论》的“测量”一词在1975年版《资本论》改成“计量”】这个事例,说翻译室在进行检查时发现1954年版的翻译者使用词语有误,所以在1975版的再版时修改了这个错误。
用汉语言的词义考量,计量这个词也很明显有【计算】这个意思,根据原著的上下文意思,所以在再版中修改成【计量】会更贴近《资本论》作者的原意。
两位先生关于【量】字的不同看法,很可能就是两位没有说清楚【量】的词性问题(动词、或者名词),如果两位先生先统一对词性的看法,然后再议论【量】 内容,就不会大的分歧了。
至于曹老师主帖后面说到的【量(liàng),读去声】字,鄙人认为这是一个名词,一般的情况下是作为【数量】的意义使用的。
所以,曹老师下面对这个【量】的归纳当然也就很规范了:
建立和推行全国统一的计量制度,包括计量单位的统一、计量基准的建立和计量器具的检定等方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25 11:44:56
qf20089 发表于 2025-1-25 10:14
在现代汉语中,【量】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在单独使用中分别作为两个不同的词性:1、动词;2、名词。
动词: ...
他们争论的不涉及词性。hhj说的量是黑格尔的“量”,曹国奇说的量相当于黑格尔的“定量”。他俩是鸡同鸭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25 12:17:53
gxg 发表于 2025-1-25 11:44
他们争论的不涉及词性。hhj说的量是黑格尔的“量”,曹国奇说的量相当于黑格尔的“定量”。他俩是鸡同鸭讲 ...
哈哈。。。谢谢你的提醒!
只看主贴的内容,没有深层次的去考究他们争论的具体内容,所以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25 13:42:30
uandi 发表于 2025-1-25 12:23
其实楼主提出问题的核心思想是哲学上什么是量?
传统上用“掌”来描述马的体高,1掌约等于10厘米(4英寸 ...
一个没有定义的、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争议的词,拿来上纲上线,无休无止,这就是一种【无谓】的趣味了!
如果真要说【量(liàng)】的意义,那就应该这样定义:【量】是无穷无尽的,它可以无限制的小(夸克)、也可以无限制的大(整个大宇宙)!
先生上面说到了价值与价格,也很赞同先生的看法:价值与劳动无关。
因此就多说一句:
价值:是人对物品的心理认同;
价格:是人对物品的心理定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