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3680 11
2012-03-10
原文地址:
http://www.becker-posner-blog.com/2012/02/is-chinas-economic-future-a-rosy-one-becker.html

中国经济前景一片大好?
作者: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盖瑞.贝克尔(Gary Becker)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放开农业、搞活激励,在此之后经历了其他国家不可企及的快速且长时间的经济增长。短短的三十年,中国从一个非常贫困的国家一跃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发展使几亿中国人摆脱贫困。现今中国的GDP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虽然中国的人均收入比美国逊色很多,但很多人预测中国的人均GDP在未来几十年会超过美国。


或许有这种可能,但是请不要得意忘形的太早!最近几十年就曾有两个国家被认为会击败美国,但这两次预测都提醒我们对收入增长趋势做可持续性的预测很不着调。1956年,赫鲁晓夫(Khrushchev)宣称苏联将用经济手段而非军事手段埋葬美国。时间已证明赫鲁晓夫是一个吹嘘大喊口号且嗜战的领导人,但类似的预测却在主流经济学家中间走红。萨缪尔森畅销不衰且一版再版的入门教科书《经济学》曾预测有一天苏联的GDP将超过美国,但后来每次修订都推迟赶超的时间。在最新的一个版本中,因该预测显得有点滑稽可笑而被移除书外。正如大家目睹的,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计划经济崩溃时,俄罗斯的人均收入和总收入还都远低于美国。


日本远比苏联的经济增长令人印象深刻,因为日本的经济增长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日经股票指数(stocks on the Nikkei)和住房价格的都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日本被认为不久将代替俄罗斯追赶上美国,成为领先的经济强国(例如,参见见赫尔曼•卡恩 《新兴的超级大国日本》)。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快速增长突然停止,在之后的二十多年日本经济一直萎靡不前。


上述两例无法证明对中国未来增长的预测是否过于客观,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增长率将急剧下滑。尽管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阻力重重,但中国还是经历了三十多年来持续增长。沉睡的雄狮苏醒激发了中国商人和工人的能量,他们渴望尝试重新夺回中国经济过去的辉煌。


不过我仍然相信中国的持续增长是不靠谱的,欲跻身富裕国家行列中国必须克服更大的阻力。明天,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发布一份《2030年的中国》的合作研究报告,报告中讨论了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障碍。从媒体对这份报告的讨论来看,我认为我还是非常赞同这些障碍的重要性以及克服这些障碍的难度。


或许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因为强烈的政治对立而不易推进改革,而是接近一半的制造业产出是由国有企业(SOEs)来生产的。整体而言国有企业的效率不如私有企业,他们往往在各自的行业保持垄断地位,阻碍创新,他们还可以通过特权从国有银行获得贷款。


报告《2030年的中国》认为国有企业必须像商业企业那样运作,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共产党的官员把持着这些企业的高级职位,并且很多国有企业跟党和军队关系密切。理想的方案是将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但在可以看到的未来希望渺茫。一方面是因为国有企业私有化将会使政府官员丧失权力,另一方面政府担心国有企业私有化以后会削减就业并导致社会动荡。不幸的是,对中国而言,只要大量的制造业产出由人为控制、低效率的国有企业生产,中国就很难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人均GDP的鸿沟。

因为大多数国有银行偏爱国有企业,所以私有企业很难从中国的国有银行取得贷款。西方的金融危机使中国领导人越来越不情愿开放资本市场、引入外资银行和资金的竞争。然而更多的私人银行进入中国的企业和家庭才是中国未来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


因为目睹了阿拉伯之春和其他动乱颠覆政府的现象,中国非常担心社会动荡。中国农村地区的农民不得自由买卖自己的土地,但地方政府却不经农民同意而专横地将土地出让兴建工厂和基础设施,因而抗议频发。中国政府还担心1.5亿农民工对低工资、住房问题、孩子上学以及健康服务等歧视的抱怨。动荡还可能来自于白领阶层对他们工作条件的抱怨,以及对同工不同酬的不满。中国的大多数动荡最主要的还不是因为工作的不平等,而在于政府行为和规制的歧视。


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增长,家庭将会把国民收入的更大份额用于居民消费和服务,而这要求牺牲一部分投资和外汇储备。中国居民消费账户占GDP的比重仅有35%,而现在的美国已经超过了70%。如果人民币自由浮动,并且相对于美元等货币升值,中国的企业将被迫更多地寻求国内市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要想将产品出口到国外会非常难。


最后,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向着灵活的有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私有制经济迈进,这样的经济要求像土地一样的资产可以自由交易,人们可以自由迁徙而不受歧视,工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我承认我的确不知道中国是不是会快速的推进这些改革以防止下滑和跻身富国行列。然而日本和苏联的经历表明一旦一个国家认为他们的经济发展的很成功时,想要改变他们自认为成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很难的,同时增长放缓会在顷刻之间发生。但我还不敢打赌,一旦彻底变革发展方式成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领导人是否有能力践行此事。


译文来源:http://space.cenet.org.cn/user1/3318/index.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3-11 10:46:23
越看越迷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1 16:59:19
老外说的是真话还是反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2 16:52:03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4 07:46:33
留待实践检验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4 09:52:09
冷幽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