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的词语中,经济危机已经算比较频繁出现的词语,经济危机离我我们远吗? 首先我们看看1929 年-1933年的大萧条,大萧条期间约有200-4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社会治安日益恶化。在美国,失业人口总数达到了830万,在美国各城市,排队领救济食品的穷人长达几个街区。英国则有500-700万人失业,不得不排著更长的队伍等候在劳务交易市场内。著名的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宾教授就说他是一个大萧条的孩子,如果没有出现大萧条他也不会去关注经济学,他就是想搞明白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危机。可以说经济危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现在我们说说这次的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带来失业率的增长。现在美国一些媒体已经在报道,把经济危机中的毕业的大学生叫作衰退的一代,为什么这样叫呢。那我们自己做个例子,我们是08年毕业,正是经济危机的一个波峰时期,我们就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们考虑的将不只是以后的前途,而是怎么能找到工作,很多同学都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甚至做一些很低端的工作。可以这样说,第一步我们走的不好,找的是个烂工作,以后如果想找好的工作就比较困难,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二、贫富差距,极端思想蔓延。经济危机的蔓延,企业的不景气,失业率的增长,最终会导致富人更富,贫穷的人更贫穷,长期在贫穷线上挣扎的人,会出现极端的思想,其中最显著地一种思想就是仇富,像占领华尔街运动等都是仇富的一种标志。经济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社会动荡,最终想在街上随便摆个地摊就能生存的生活将变成奢侈。
目前现在执行的政策:房地产调控,农业现代化,经济转型
房地产调控:这个政策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应该是不会改变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太多买不起房了,中国人的思想和外国人不一样的,中国人认为房子是安定、幸福的标志。可以说房地产就是一堆干柴,经济危机就有可能是那一堆火,而房地产调控就是小雨,他压制这把火,不让他点燃这对柴。一旦点着,对社会是很致命的。
农业现代化,三农一直是中国永恒的主题,因为中国农民是主题,一旦农民出现问题,对社会也是致命的。中国的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发展三农是根本。
经济转型,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把一个落后的中国变成了制造业大国,发展到今天,人力资源的优势越来越小,中国的经济也到了一个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那就是经济转型,提高利润附加值。
说了那么多,这些政策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这给我们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