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18 0
2012-03-14
http://cn.wsj.com/gb//20120314/hrd103010.asp?source=whatnews2


果说中国背地里有一个操纵稀土市场的计划,那么这个计划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效。

稀土是指17种很少为人所知的金属元素,在很多高科技产品中都要用到,如导弹防御系统、风力涡轮机和智能手机等。中国是稀土出产大国,占全球稀土总产量的95%。美国正在向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提出申诉,称中国不公平地控制了全球生产链中关键要素的出口。

然而,不管在贸易问题上敲打中国在美国国内政坛有多么讨巧,现实情况是,北京控制稀土行业的努力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成效。

以生产为例。中国ZF一直在尝试降低产量,理顺产业结构,其中部分原因是稀土行业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但这个行业支离破碎,而地方ZF官员又依靠稀土产出取得收入,所以中央ZF的努力没有取得多少成绩。

出口也是一样。2010年,ZF将出口配额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引发全世界对贸易方面限制性做法的不满。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稀土行业专家肯尼迪(Scott Kennedy)说,从日本进口数据来看,中国稀土生产商可能逃避了限制,出口仍在增长。

与此同时,北京压制国内企业的措施刺激了其他国家的生产。到2013年,在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都有运营业务的澳大利亚稀土矿商Lynas Corp.的稀土产能预计将达到每年2.2万吨,接近中国2011年出口量的40%。

事实上,一方面由于国内生产商逃避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国外生产商加入竞争,关键稀土化合物的价格已较2011年第三季度的峰值下降了75%。

讽刺的是,中国限制出口对于吸引稀土价值链上附加值较高的部分落户大陆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相反,这些措施倒是让贸易对手有机会向世贸组织对中国提出申诉。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来讲,在艰难的大选年打一场针对中国的贸易官司,可能确实是一个稀有的制胜法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