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销售谨防误导
临近“3·15”,银行
理财业务投诉量也激增。据银率网调查显示,银行理财销售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误导现象,其中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排名第一。
银行卖的并非都是理财产品
银率网调查显示,银行销售过程中的误导现象之一是将代销产品当作理财产品,其中保险当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位居榜首,占比达29.56%。其次是基金当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占比达20.13%。券商集合理财以及集合信托产品当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并列第三,占比均为8.18%。随着银行代销产品种类的增多,券商理财、集合信托产品、私募股权基金也出现当银行理财产品进行误导销售的现象。
银行代销产品当理财产品反映出目前银行对于代销产品的销售还缺乏严格的代销规范。而某些银行业务人员为了完成考核目标或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销售过程采取了一些不规范的销售行为,导致误导情况的发生屡禁不止。对于投资者来讲,也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不少投资者对于投资产品基本概念不了解,如部分投资者误以为托管银行就是产品的设计、开发银行;有些投资者误以为在银行发行的产品都是银行的理财产品;还有投资者误以为银行会为所发行的产品做本金及收益担保。
买理财产品先问风险
除以上将代销产品作为理财产品销售造成误导的情况外,在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仍存在较严重的误导现象。调查显示,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有28.6%的投资者经历过误导现象。经历的误导现象中,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排名第一;其次为银行业务人员不了解或不能解释清楚理财产品的风险;夸大理财产品收益排第三。
部分银行业务人员出于利益原因以及专业度的原因在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形成有意或无意的误导仍是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的痼疾。对于投资者来讲,银率网理财师马贵军建议,投资者可以通过几种方法选择理财产品。首先,看清产品的类型和自身的需求。如产品是保证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还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选择适合的产品。其次,看清产品的投资领域。投资者一定要搞清楚该理财产品投资的领域,再结合现在和未来的市场趋势,选择理财产品。一般来说,银行会通过自身优势,能较为准确地分析出市场的走向,并相应地推出一些理财产品,如果投资者认同银行的观点,则可以购买其理财产品。但也不要盲目相信银行,因为银行也会有预测错误的时候;最后,看清费率结构和流动性。应该明确扣除所有费用后的收益率到底是多少。还要考虑清楚在理财期限内资金是否需要提前赎回,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理财产品不能提前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