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按照当前仍有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证券”、“可供出售证券”和“持有至到期证券”三类。第一类证券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第二类证券也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但所产生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第三类证券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没有后续计量变动,但如发生减值,减计金额要计入当期损益。请问:我国商业银行同样如此吗? 如果某银行购买了100亿元证券,该债券的划分根据银行管理当局的意图不同,都有划分为以上三类的可能性,那么,不同的划分会对什么财务报表产生什么影响?如此一来,又会对哪些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好与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