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84 5
2012-03-18

“退8”会否加剧社会就业矛盾

降速度已考虑承受能力 调结构会创造更多机会

2012年03月17日00:0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罗兰

  我国经济今年主动调速换挡,宏观管理部门已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调低至7.5%,这是2005年以来,中国首次调低GDP增速预期目标。有人担心:经济增速下调是否会加剧社会就业矛盾?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任务能否完成?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增速下调肯定会影响就业】

  经济增长速度与就业关系密切。据测算,GDP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就可能丧失100万个就业岗位。也有研究指出,GDP增长每上升一个点,可增加80万—350万就业的不同测算数值。

  “就业是经济的派生需求,先要经济增长才能拉动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告诉本报记者,经济增速下调意味着会影响拉动就业的效果。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柳欣表示,经济增速下调肯定要影响到就业,使本已困难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7.5%与900万”对我国今年就业形势形成“两难”局面:一方面,经济增速下调意味着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繁重;另一方面,新增就业人数绝对数较大。总体来说,今年就业压力巨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最主要的矛盾是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总量压力就是今年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达到2500万人,其中超过一半是大中专毕业生,同时还有900万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结构性矛盾则是指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招工难主要体现在技工和一线普工同样短缺,就业难主要是大学生就业难。

  【经济可持续就业才可持续】

  虽然就业压力巨大,但专家指出,经济增速下调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空间,而经济可持续发展又为就业的可持续创造了有利条件。

  “过去一直强调8%保就业,其实这并不是主要的。就业不仅与增速有关,还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山东社科院研究员李广杰认为,经济增速下调肯定会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太突出。经济增速的下调是适应新环境的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等措施可以抵消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

  有专家经过测算得出,中国满足就业需要的GDP增长速度不能低于7%。张丽宾认为,中央已充分考虑到经济增速对就业的影响,7.5%的目标肯定是在就业能承受的范围内设定的。

  张丽宾分析说,这么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环境压力加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这种状态未来并不可持续,必须调低经济增速,这也是为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转型创造空间。只有经济可持续发展,就业才可持续。

  专家们认为,经济结构调整后,服务业比重会加大,这将为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张丽宾表示,“十二五”期间就业总量压力大,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这种状态与我国经济长期追求速度造成经济结构失衡有关。比如,过去经济增长中投资占比高,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建设铁(路)公(路)机(场),这种投资对就业拉动效果不明显,就业弹性不高。经济增速下降后,会更好地调整经济结构,其中投资比重会降低,消费比重会适当扩大,服务业因此会加强,这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就业的弹性。

  【政策要适应劳动力的调整】

  “经济增速下调后,就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谈到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就业工作,张丽宾认为,当前要处理好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相互协调的问题。结构调整后会有新的部门出现,相关政策要高度灵敏,反应迅速,新政策要适应劳动力的新调整,要服务于劳动力的转移和技能转换。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研究员黄振奇认为,要在固定投资放缓、经济增长减速条件下扩大就业,意味着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为此,今年国家会出台更多措施,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微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在李广杰看来,从企业的角度,不止减税,国家还应在物流成本、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的产能本应向成本更低的中西部转移,甚至跨境转移到国外,从而降低成本,这也是解决东部用工荒的一个主要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3-18 00:08:43
说是7.5...最后是9.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8 00:09:05
不能一直8下去,将来会到7 到6 到4 ,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透支了未来发展的潜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8 00:20:59
招工难算不上难,贪得无厌的包工头涨点工资就解决了。就业难可真是难,每年这么多大学生毕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8 00:23:18
7.5太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8 00:28:41
王岐山叫停“官话”羞煞谁? 原创于: 2012-03-13 02:31:25

标签: 两会,官话套话,王岐山,议政风气,官场话语病


“王岐山副总理来听取小组讨论,与我们共商国是,我们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温暖,备受鼓舞,深感振奋,我提议以热烈的掌声……”3月9日上午,人代会小组会议召集人、YT市委书记张AA的话还没说完,刚落座的王岐山就幽默地说“这些话全是浪费时间的”。他建议地方官员不要在会议上汇报成绩,而要多提建议。(2012年3月11日中国网)

当场叫停一个市委书记的讲话并直指其“浪费时间”,尽管带有一种幽默的语气,但其间所造成的尴尬自然是在所难免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张AA书记似乎并未领会到王岐山副总理话中的内涵,发言还是花了17分钟,以至于轮到LY市委书记张BB发言时,王岐山建议他不要再像张AA汇报当地的情况,当张BB还是想“把LY的情况汇报汇报”时,被王岐山再次劝住。

在两会会场内受到王岐山副总理的直言批评,却不感到尴尬,可见“官场话语病”在某些领导干部身上时有发生,也足以见得歌功颂德、标榜功绩已经成为了某些领导干部的“汇报”习惯。而对于此种现象,早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就曾痛批说“发言10分钟,其中8分钟是歌功颂德的,1分钟对自己歌功颂德,剩下最后1分钟,来不及讲问题了。”今年3月6日,广东团在讨论中还谈到会风问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建议,不要专门介绍领导,“有的时候主持人一个个地介绍,领导们还要站起来一个一个地鞠躬,太麻烦了。广东的天气也不好,一些室外的活动,大家站在底下,其实心里都在骂。但是这件事情要领导自己说,你不说,别人不敢不介绍你。都不介绍了,慢慢就会形成规则”。

这些中肯的批评与建议显然并未能警醒那些已经养成了习惯的人,因而当“17分钟的发言,汇报了15分钟的成绩,最后2分钟才谈了具体的建议”的事情再次发生时,王岐山才不得不提醒发言的官员,“不要把在代表团里、小组里已说过的话,因为我在这儿就再说一遍”。试想一下,17分钟发言,有用的只有2分钟的内容,岂能不令副总理震怒,岂能不令人扼腕?!

众所周知,每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之所以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是因为其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期待与厚望。所以公众希望听到更多的,则是来自代表委员的以利国计、以益民生的真知灼见,而并非那些毫无意义的官话、套话、空话。毕竟,代表委员是替公众来代议国是的,而不是相互吹捧或者调侃的。正如王岐山副总理所说的那样,地方官员不要在会议上汇报成绩,要多提建议,作为人大代表,参与审议工作的讨论,就是有机会接地气儿。

每年的两会上,一些浪费时间的官话、套话不时曝出的现象,既揭示了地方官场的话风问题,也折射了某些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一是通过官话套话显示自己的说话水平和艺术,二是通过官话套话表扬自己所取得的政绩,归根到底就是其实是为了突出自己、显示为官一任的气场与表现。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中,“官腔官调”就成了习惯,从而形成了泡沫化的议政风气。

设若说被王岐山副总理“叫停”的市委书记根本就不晓得“两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们决不相信;设若说被王岐山副总理“叫停”的市委书记是故意“自讨没趣”,我们也不相信。但他们为何不但将“官场话语病”搬到了两会会场之内,而且还非要“汇报了15分钟的成绩”呢?一句话说白:习惯使然,泡沫化的议政风气使然!

在“两会”会场内因官话、套话而挨批评的是一个官员,但教训却不只是他一个人要汲取的。摆脱泡沫化的议政风气,提升议政质量,需要更多人来推动,更需要通过制度的构建来推动。否则,这种出乖露丑的闹剧还会继续上演!

“两会”作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样本,代表、委员们的履职方式将直接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如果你只说官话、套话、空话,那就是虚置了话语权,甚至是践踏了话语权。——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我们真诚地希望,背负着亿万人民殷切期望的代表委员们能够以真知灼见、直言诤言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造福国家,造福人民!

李吉明2012年3月12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liming730210@163.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