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宏微观经济学对现代经济学的突破王金贵我在经过长期全面深入的研究之后,彻底突破现代宏微观经济学,创立一部新宏微观经济学,这在现代经济学者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在这里,我就将我对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的理论突破简述一下。
一、对资源配置理论的突破:现代经济学把经济看作是一种资源配置,因而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的对象,但配置资源首先要有资源,没有资源怎么能够配置资源,资源不是天赐的,资源也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获取的。人们在经济中,不只是配置资源,同时也获取资源,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获取资源。获取资源也就是获取生活资料、获取财富,人们的经济活动不就是为了获取生活资料、获取财富吗?人们在经济中的确在配置资源,但更主要、更重要的是获取资源。并且资源配置是既定的,而资源获取却是不断变化的,人类或人们获取的资源或财富是越来越多,经济学更主要或更重要的应该是研究资源获取,而不是资源配置。
二、对理性人假设的突破: 现代经济学发现了理性人公理,这是现代经济学的一大贡献,但是经济人不仅仅是理性人,企业家们经营企业仅仅是靠他们的理性吗?实际上经济人还是智能人、社会人。人们不只是靠理性进行经济活动,更为重要的是靠智能进行经济活动,理性人是获取最大化利益的,而智能人则是获取更大化利益的,最大化利益只能是获取既定的利益,而人们是不会满足于既定的利益的,他们会通过他们的智能获取更大的利益。科学家或企业家们是通过技术创新或企业创新(熊彼特的术语)获取或提高他们的利益,不能进行创新的普通人是通过学习创新知识或技术而获取或提高他们的利益。作为社会人,人们的行为即会影响社会,也会被社会影响,人们即会促进社会利益,也会损害社会利益,同时社会即会使人们收益,也会使人们受损,社会不会使人们的利益得到满足,而人们也不会使社会理想,使整个经济理想。
三、对市场均衡理论的突破:市场均衡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核心,现代经济学对市场均衡理论的研究存在着错误。市场均衡应该由交换均衡与生产均衡组成,在交换均衡中,供给量是不能改变的,供给量只能通过生产改变。现代经济学混淆了交换均衡与生产均衡,是错误的市场均衡理论,供求相等只是市场交换均衡的结果。
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均衡只是经济学家们头脑中的产物,在经济中并不存在,经济实际上是市场失衡的,市场均衡只能作为研究实际经济的理论参照系。市场失衡不只是围绕着市场均衡来回波动的市场失衡,也存在着只是在一个方向上不断变动的市场失衡,这种市场失衡我把它称为持续失衡,现代经济学家们可能无法理解这种市场失衡。比如我国现在的汽车、电视、手机等,其需求是不断扩大的,但价格却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市场的持续失衡。市场均衡理论应该演变为市场失衡理论。
四、对宏观经济学的突破:宏观经济学是通过对经济进行总体的或宏观的研究,如果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同样的理论问题,那么宏观经济学就会成为多余的了,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宏观经济学应该研究微观经济学研究不了理论问题。现代宏观经济学同微观经济学一样都是研究市场均衡的,这样的理论研究实际上是没有但是意义的,宏观经济均衡实际上也就是一般均衡。我们的经济实际上是市场失衡的,并且存在着持续的市场失衡,如果说微观经济学可以论证市场失衡,可以论证持续失衡,但是在持续失衡基础上的宏观经济却是微观经济学所研究不了的,这里只能由宏观经济学来进行研究。这样宏观经济学就不能是在研究宏观经济均衡的,也不能再用均衡方法进行研究了,研究持续失衡的宏观经济只能通过市场供求变动来进行研究,只能在市场供求变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国民收入的变动、经济增长、经济衰退、周期性经济波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宏观经济问题,都必须通过市场供求变动进行研究,像周期性经济波动,运用均衡理论怎么能够研究得了。可以说新宏观经济学彻底推翻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五、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突破:由于经济主要是获取资源或财富,财富的增加也就是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也就是财富增加的宏观经济表现,所以宏观经济学应该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为主题。现代经济学虽然也研究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理论并不能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或主题,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也缺乏微观基础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本身也存在严重的问题。经济增长是整体性的,是长期的,具有可叠加性、可持续性,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只能研究一次性的经济增长,不能使经济增长进行叠加,不能研究持续的经济增长。
六、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现代宏微观经济学只能研究发达国家的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代宏微观经济学并不能研究,虽然创造出关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学,但发展经济学一是不成熟,二是不能被融入宏微观经济学,而新宏微观经济学则不仅能够研究发达国家的经济,也能够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这对研究我们中国的经济是非常重要的。
看完上面的分析,你是否觉得现代经济学是多么狭隘、多么肤浅的吗,你是否觉得我能够建立起一部新的宏微观经济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