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2/20120319/79468.shtml
倚靠PE投资、物业投资、基建投资这三种非传统投资能力,董事长童恺希望平安信托可以成为中国最大、盈利最佳的财富管理商。不过,现在,平安信托的三驾马车之一的PE投资可能出了点问题。
继平安证券传出裁员战略调整的消息后,网易财经获悉,2011年平安PE业务也频频失利。不仅市场份额下滑24%,包括白云电气两度过会被否决,济宁矿业、冷湖滨地等多个项目利润严重下滑,退出流动性问题日渐突出。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平安信托、资产管理公司公司内部已经停止差旅报销。
平安PE所开发的信托产品属于平安非资本市场类别,约为四-五年一个周期,直投业务滑铁卢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到期赎回的比例。不过,2011年,平安PE仍首次跻身中国私募股权机构前三十强。
6亿豪赌滨地钾肥 可能扑空
滨地钾肥2011年的业绩令平安PE扑了个空。
这家以生产钾肥为主业的青海冷湖滨地钾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冷湖滨地”)预计2011年3亿利润,“结果只有6000万不到。”知情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
根据原定投资计划,2011年平安拟以现金6亿认购冷湖滨地增发的股份,占增发后总股本的10%。
6000万不到的利润基本延续了冷湖滨地2009年以来的水平----两年前,公司的利润就为5097万元---尽管为了锁定风险,平安通过对赌对冷湖滨地的投资实行两批完成,但显然,平安6亿豪赌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定2011年底启动上市的计划也因此落空。
网易财经未能直接联系上项目投资经理,但来自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利润上不去的主要原因还是以前的“老问题”---冷湖滨地一直宣称的二期48万吨硫酸钾项目无法上马。“产能上不来,怎么会有利润?”该知情人士称。
冷湖滨地并非资本市场上的“新人”。早在2008年,吉林制药((000545,下简称“ST吉药”)就曾与其传出过资产重组的消息。此后,冷湖滨地的股东结构、项目估值、产能真实性都被市场大量质疑过。
冷湖滨地钾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29日,注册资本23401万元。公司所在地为冷湖镇大盐滩1号。来自公司的介绍称,目前公司一期30万吨钾肥项目已经在2008年6月投产。年产钾镁肥20万吨,氯化钾10万吨。一期和此后公司宣称的二期项目统称为大盐滩战略。
2008年的吉林制药和此后主投此项目的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看中的是同一个“预期”。
2008年,吉林制药试图以8.30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90000万A股,购买的资产为滨地钾肥100%股权,及冷湖滨地持有的大盐滩钾矿采矿权、土地使用权。 而是时,冷湖滨地持有的大盐滩钾矿采矿权便达估值56亿。2003年,冷湖滨地所持有的大盐滩钾矿采矿权曾被金星矿业以约1000万元以下的价格转让仍无法出手。 2011年,平安通过尽职调查确定估值为55亿元。
“很多项目都主动来找平安。同时,投资团队能找到不少项目,而且投资方都愿意和平安接触,即使面对竞争,由于平安有品牌和资金的优势,往往能够抢到项目,拿到好价格”,平安集团某投资管理人员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不过,就网易财经了解的情况,平安在2011年的投资团队投资项目的能力高下仍十分悬殊。将近一半团队无法完成项目立项或投资。
冷湖滨地本该属于投资团队中卓有成效的一单。“除了1号店、以及单独出资的家化项目,6亿投资额度在平安信托、资产管理公司直投业务中应该算是投资规模较大的。”平安内部人士承认,“这个项目上出了问题,的确是挺尴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