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一般欢迎探讨任何问题,但这里必须加以坚持:
在经济学(指微观和宏观这类的理论经济学,不包括金融等)中,
投资行为指代的是一切当前做出的,可以增进本国未来生产能力的行为。按照这个定义,生产固定资本和购买存货的行为都是投资。
而储蓄,指的是一切换取资产的行为,由于储蓄是国内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支出的那一部分,根据单调性偏好假设,这些没有用掉的一部分一定会全部用来转变为未来消费的claims。
争论是可以的,但不要误导学习者。
A国以净出口为代价,换取了B国的资产,这并不能叫做储蓄,因为储蓄在经济学中定义为一国境内的可支配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支出的那一部分,
但如果这个叫做投资,我只能说,宏观经济学工作人员跟宏观金融学还有国际金融学工作人员,可能存在鸡同鸭讲的问题。
投资和储蓄都被严格定义于国内,因为前者是GDP的一部分,而后者是国内收入的一部分,拿到开放经济环境下,说储蓄于国外和投资于国外,根本就是没有定义的。如果“储蓄”流到了国外,宏观工作人员的表述会是,发生了资本净流出/经常账户盈余/净国外资产增加/净国外债务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