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罗林斯下课 迈克尔·戴尔复出
1月26日,凯文·罗林斯还作为戴尔公司CEO在北京接受中国媒体的密集采访。五天后,他丢掉了自己的工作。
2月1日,戴尔公司宣布,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迈克尔·戴尔已重新担任CEO,以取代罗林斯此前所任职位,此次任命即时生效。
凯文·罗林斯已经在戴尔工作了十一年,深得创始人信任。2004年7月迈克尔·戴尔退休(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罗林斯即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电脑公司的新CEO。虽然从那时候开始,戴尔公司的业绩就连续低于华尔街预期、公司财务状况不尽如人意、甚至还遭遇了电池召回、高管跳槽等“天灾人祸”,但迈克尔·戴尔仍给了他足够的时间。2006年9月,美国媒体和华尔街几乎集体要求罗林斯下台,但戴尔明确表示不会更换CEO,他说“罗林斯没有做错。”
迈克尔·戴尔曾评论说,自己的作风更具企业家风格——灵活、激情却不够谨慎,而罗林斯的风格更为严谨。
但是,这位谨慎的管理人员却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最终让迈克尔·戴尔无法接受——他发起了对惠普、联想的价格战。2006年的价格战被称为一场“两败俱伤”的战斗,但是,凭借管理方面的优势,惠普在战斗中胜出,在时隔三年之后,重新登上全球PC出货量的冠军宝座。
在罗林斯离开前几周,戴尔又得到了三年来的第二个亚军名次。这可能突破了骄傲的迈克尔·戴尔容忍的底线。
2006年9月,在首次失去第一名宝座后,凯文·罗林斯和迈克尔·戴尔宣布了戴尔2.0计划。这项计划将改变戴尔一贯的直销策略,增加了对新兴市场、售后服务、产品设计等方面的投入。换言之,吹求出货量已经不再是戴尔的唯一目标。
罗林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不同的市场我们总是想成为第一,但第一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标准。有时候是比较出货量,有时候是比其他的东西。”“亨利·福特曾经说过,只会赚钱的公司肯定不是伟大的公司,我们现在把环保、降低能耗等当作目标。”
这样的说法可能更符合大学里的管理学讲义,但明显违背了华尔街的伦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著名主持人吉姆·克莱默尖锐地指出,罗林斯的错误在于“使一家伟大的公司陷入窘境”。在华尔街看来,没有什么比这更不能容忍了。
在宣布迈克尔·戴尔复出的当天,戴尔公司股价上升了5%。这也许可以看作华尔街对这位创始人的欢迎辞。要知道,过去的两年多来,戴尔的股价已经下跌了超过4成。
迈克尔·戴尔比罗林斯年轻十岁,是全世界最年轻和最富有的人之一。十几年来,他几乎白手起家创办了戴尔公司。他创造的“戴尔式直销模式”总能保证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这曾经让全球竞争对手感到惧怕。最重要的是,他曾经亲手把戴尔公司送上了全球PC王者的宝座,也曾经无数次把戴尔公司从深渊边缘挽救回来。
戴尔公司董事会的董事Samuel表示,迈克尔·戴尔的远见卓识与领导能力对确保公司在IT业内保持长期领先十分重要。在目前的情况下,“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比迈克尔戴尔更适合该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