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家大幅减少进口伊朗石油 英国《金融时报》
何丽 北京报道
在美国的强烈劝说下,中国、韩国和日本2月份大幅削减了从伊朗进口的石油。美国一直试图说服亚洲石油进口国效仿美国ZF对伊朗央行的制裁。
就总量而言,亚洲国家是伊朗原油的最大买家,占到该国原油出口总量的65%左右,而这些国家对于美国的制裁行动一直反应不一。中国和印度对于美国和欧盟(EU)制裁伊朗的措施表示抵触,而日本和韩国则基本上承诺会效仿美国的做法。
本周,要求中国、韩国和印度进一步减少进口伊朗石油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宣布,美国将对日本和欧洲10国免于惩罚,美方针对与伊朗央行有结算交易的机构的惩罚措施将不适用于上述国家金融机构。希拉里表示,上述11国已“大幅减少”了从伊朗进口的原油。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中国和韩国未能登上赦免名单,但数据显示,两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达到赦免资格。
在2月份进口下降之前,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数个亚洲国家在1月份已减少进口伊朗原油。
伊朗原油的最大买家——中国通常占到伊朗原油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但2月份进口量降至每天29万桶,同比下降40%。
韩国2月份伊朗原油进口总量环比下降16%,至590万桶,尽管同比略有增长,但仍低于2011年的月均水平。韩国的月度进口数据往往极具波动性。
日本2月份从伊朗进口产品的总价值同比下降了34%。其中,原油占到日本从伊朗进口产品的绝大部分,尽管日本并不披露石油进口的具体数据。
随着西方针对伊朗核计划的制裁开始见效,伊朗原油产量已降至10年来低点,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月份,伊朗原油产量为每日338万桶,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总量明显下降,但中国ZF的公开立场仍是坚决反对美欧对伊朗的制裁。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