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2313 0
2007-02-06

  按昨日收盘价计算,恒生所持兴业银行股份市值较入股成本已增加约124亿元

  韩圣海

  昨日,兴业银行(601166.SH)正式在上交所挂牌,首日交易以22.18元收盘。

  尽管兴业银行昨日的走势相对“低调”,但对于三年前以2.7元每股购买兴业银行股份的恒生银行(0011.HK)等外资投资者来说,已经是赚得“盆满钵满”了。

  三年前,兴业银行引入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GIC)三家境外投资者,三者共购入约9.99亿股兴业银行股份,持股比例达到了24.98%。

  其中,作为战略投资者的恒生银行当时以17.26亿元 作价,购入兴业银行约6.39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5.98%。

  以昨日22.18元的收盘价计算,恒生银行所持有的兴业银行股份市值已达141.73亿元,仅就此而言,恒生银行已净赚约12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兴业银行与境外投资者达成的相关入股协议,若兴业银行以IPO或以其他公开方式发行股票,外资股东无反摊薄权。若兴业银行私募,外资则拥有反摊薄权,但不得超过监管规定的比例上限。

  因此,在兴业银行此次A股发行后,恒生银行在兴业银行的持股比例已被摊薄至12.78%,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的股权也摊薄至4.00%,IFC的股权则摊薄到了3.20%,兴业银行总的外资持股比例也由24.98%降低至19.98%。

  恒生银行中国业务总裁符致京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我们和兴业银行的合作是长期的,如果条件合适,恒生会考虑增持。”

  此前,恒生银行行政总裁柯清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愿意增持兴业银行,但须以监管部门和兴业银行董事会的许可为前提。

  目前,恒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在信用卡项目上已经有实质性合作,其他领域的合作则相对较少。

  符致京告诉本报记者:“在信用卡业务领域,恒生银行暂时只考虑和兴业银行合作,即便是恒生在内地的法人银行开业后,一定时期内也不会发行信用卡。短期内,恒生银行会考虑单独发行自己的借记卡。”

  昨日,在港上市的恒生银行的走势也相对疲软,尾盘一度呈下跌走势,最后平收于109.60港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