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及其未来走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袁志刚
1.全球宏观经济形势
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趋势
全球宏观经济形势
美国就业形势持续转好,经济复苏超预期
2月失业率为8.3%,说明整体就业情况不断改善。
制造业每周平均工时增加至41.9小时,创出了10年来的新高。
2月非农就业增加22.7万人,环比增长0.21%,好于预期。
2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为52.4%,这意味着在制造业连续第31个月增长的同时,美国总体经济活动连续第33个月增长。说明经济活动扩张趋势明显,美国经济处于不断复苏当中。
鉴于美国制造业重振的良好前景,其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快于预期,预计1-2年内即可实现复苏
欧债危机短期缓解,体制缺陷与结构性问题导致长期复苏遥遥无期
短期来看,希腊ZF3月9日宣布,私营机构参与债务置换计划的比例达85.8%,高于设定标准。这意味着希腊的债务置换计划“过关”,希腊将可以甩掉至少1000亿欧元债务包袱希腊通过债务置换协议,扫清了第二轮获得援助的障碍。希腊债务危机短期之内得到缓解。
长期而言,
一方面,受制于欧元区层面统一协调财政机制的缺乏,债务危机国家的负面溢出效应无法得到根本缓解。
另一方面高福利政策伴随人口老龄化,这一结构性缺陷长期制约经济增长潜力。
中国宏观经济及其走势
2012: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亟需进行的重大改革
2012:困难与挑战
外需变动对中国的影响
未来经济走势分析
2、投资需求变化的影响
3、消费需求变化的影响
4、房地产调控的影响
5、流动性下降影响
未来经济走势分析
长期看,中国潜在经济增长决定于:
(1)劳动力要素的供给层面变化;
(2)TFP增长率的变化;
(3)资本形成的变化;
(4)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变化;
短期,则因为外需由于发达经济体步入衰退期,而内需由于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不足,投资主要又是由ZF主导的,所以中国经济波动应重点关注于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财政政策扩张影响即四万亿投资所造就的后果;
(2)过度货币紧缩政策导致的资金脱媒;
(3)ZF换届效应;
中国宏观经济未来走势
长短期因素双重叠加压力下,中国宏观经济下滑明确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个大概率事件,因ZF换届带来的刺激效应将在2013年有明显效果,预计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短期波动的底部;
未来亟需进行的重大改革
土地要素市场改革
劳动要素市场改革
资本要素市场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