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n.wsj.com/gb/20120323/bch111610.asp
中
国央行周五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在纪录高位,延续一周来中间价上调幅度超出预期的做法,此举暗示,中国ZF对经济前景恶化以及短期外债攀升加剧人民币抛压越来越警惕。
中国央行的做法似乎有悖常理,因为这与美元在全球市场持稳的趋势不符。不过这反映出,由于有迹象显示资本加速外流,中国已意识到阻止可能威胁人民币稳定的抛售具有紧迫性。
交易员们表示,尽管外界普遍预计中国将扩大人民币日交易区间,但人民币前景不确定性的增加可能迫使中国推迟这一计划。扩大人民币日交易区间是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中国主要领导人过去两周中曾明确暗示将实施该计划。
中国央行将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定在人民币6.2891元,低于询价市场周四收盘价格人民币6.2997元以及周四中间价人民币6.3004元。这一水平也低于此前部分市场人士预期的人民币6.2990元。
一位中资银行驻北京交易员称,央行试图扭转昨日表现不佳的经济数据引发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从以往情况来看,央行会如愿以偿。
尽管人民币中间价被调高,格林威治时间0326,美元兑人民币从开盘时的人民币6.2935元走高至人民币6.3007元。
本周人民币交易价格一直远低于中间价水平,因为围绕经济可能发生硬着陆以及政治不确定性犹存的担忧情绪令人民币抛售压力难减。
周四公布的低迷的中国制造业活动数据令上述担忧加剧。
汇丰控股(HSBC)周四公布,3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指数降至48.1的四个月低点,2月份的终值为49.6。PMI低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较前月萎缩,高于50则表明制造业活动扩张。
3月份该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低于50,加剧了有关中国经济大幅放缓的担忧。
此外交易员称,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短期外债规模上升,也说明人民币抛售压力较大。短期外债是衡量国内汇市美元空头头寸规模的一个指标。
中国外汇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截至2011年底短期外债余额为5,009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3,757亿美元。
短期外债水平与国内美元空头头寸规模存在紧密关联,因为企业主要通过取得美元贷款建立此类头寸。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Citibank (China) Co.)金融市场中国区汇率及利率策略主管贺伟晟近期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采访时称,如果中国央行对市场的人民币大幅贬值预期放任不管,那么将出现国内美元空头头寸被无序解除的风险,从而令人民币进一步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