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15 1
2012-03-29
BWCHINESE中文网讯,当前,发达经济体出现衰退迹象,新兴经济体增速放慢,世界经济面临险境,除非决策者们拿出决心和勇气,采取坚决而协调一致的行动,否则世界经济衰退在所难免。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中国所采取的,是由日本发明、不少东亚新兴国家不同程度模仿的发展模式。为刺激维持高增长的大额投资,该模式依靠国家各种直补措施,来让某些工业或领域更具吸引力和较少风险。中国像日韩一样沉迷于这种模式,投资拉动的增长占GDP近50%。对于这种极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通常的辩解是,中国是个庞大的发展中国家,需巨额投资来完善基础设施。
但问题并非中国是否需要更多投资,而是是否得到了它急需的那种类型的投资。事实是,投资水平如此之高,但一些关键领域的经济却如此乏力,令我认为答案是“没有”。
举例来说,投资上千亿来建设高铁,票价却超出多数人的支付能力,而许多主要城市还没地铁。同样被误导的投资还发生在房地产领域。温州开发商承诺买高档公寓就送宝马车——显然,在房地产过度建设的同时,多数人负担得起的住房依然紧缺。我在北京的公寓旁边,有3家购物中心,却罕有真正的消费者……更糟的是,很多投资是靠借贷维持的。
过度的、被误导的投资,包括由债务吹起来的巨大房地产泡沫,加上官僚机构的决策——危机的雏形,若隐若现。当然,危机并非不可避免,条件是中国领导层采取措施,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那为什么北京不愿做更彻底的改革?因为担心经济下滑。虽然2011年第四季度GDP增长率窜升至8.9%,但这对北京来说远不够快。
每次向中国观察家们提及这些话题,总会遭到抨击——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对此都了然于心。是的,近些年来,北京在管理这个快速变化的经济体方面表现得相当不错。然而,就像任何一个炒股者都明白的,过去的表现不能确保未来的表现。倒推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政要们在西方专家眼里简直就是超人。而今,日本的官僚体制却被认为是经济复苏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国今天正重蹈日本的覆辙——认为经济是可以通过行政命令来管理的。
正是这种态度毁掉了日本当年的经济奇迹。中国正一步步滑向同样的深渊。无论其决策者有多聪明,日本逃不掉,中国亦然。
那危机会在何时降临?回顾一下历史,日韩都是在走上亚洲发展模式约35年后遭遇的经济危机。若以此推算,中国的经济危机会在2014至2015年左右到来。我不想预测什么确定日期,只是想说,中国修复经济问题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EMBA教授孟宪表示,实际上最近几年中国面临着经济的结构性变化,以及知识方式、社会文明方式的变化,企业能否跟得上这些变化,将决定它们未来能否有大的发展。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面临五方面的危机:
结构性危机而非景气性危机。欧洲和日本输给美国并非因为国际形势不好,而是其国内存在结构性危机。所以中国应该警惕重蹈这样的危机;人文性危机而非技术危机。没有好的信用,就没有正确的出发点,遑论增加好本领;政府危机而非市场危机。有句话说目前中国股市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猪市,这是政府失灵的表现;生态危机而非市场危机。198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4.9亿元,几乎不如一个小地产商的收入,而到2010年则达到3万亿元;能力危机而非外部危机。大多数中国企业家在经营企业中面临的困难都是自身的竞争能力问题,而不仅仅是外部的市场不确定性。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称,全世界经济第一个走入萧条的就是中国,工业、矿业、农业通通没有定价区,大量的利润被洗劫一空,这是现代的没有硝烟的战争。透过这场战争,中国将成为最贫穷的国家。他还指出,只要看到泡沫,就象征着更大危机的前兆。中国制造业丧失定价权,加上政府一系列错误设施,使制造业陷入如此的危机。
责任编辑:NONO Ha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3-30 09:57:16
dddd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