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2011年年底一次论坛上,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开场白中的话,最近再度成为微博流行语。随之而来的微博调侃段子让商业银行陷入“暴利说”争议之中,尽管诸多银行都遮遮掩掩,但近期逐渐披露的各家上市银行的年报又让公众视线聚焦其中。 除了高利润之外,银行员工的高薪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从目前已披露的7家上市银行的年报数据来看,民生银行以人均薪酬39.15万元高居榜首,比建设银行的人均薪酬高出近3倍。
在银行业绩取得高增长的同时,与亮丽的年报和薪酬收入大幅增长相比,银行的分红预案却显得很抠门。给股民的分红回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呈现下滑的趋势,有的甚至干脆不分红,不少股民在网上纷纷坦言“很难感受到银行丰收的喜悦”,做小股东只有粥喝。
从目前几家上市银行的分红情况来看,远不如发工资时那么给力。如浦发银行2011年年度的分红预案为10派3元,兴业银行分红预案为10派3.7元;而浦发2009年和2010年的方案分别为每10股送3股派1.5元和每10股送3股派1.6元,兴业之前两年的分红方案则为10转8派4.6元和10派5元。
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深发展,与高管薪酬更上一个台阶相比,分红方面却一如既往的“铁公鸡”,中小股东连续三年面临“不分配不转增”的局面。
普通股民的不满不难理解,在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企业高管和员工通过高薪酬充分享受了成长的果实,而作为投资者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深发展三年无利润分配却忙于高管加薪,对其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