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02 2
2012-03-29
Lex专栏:中国燃气收购战 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中国燃气是在发牢骚还是在保卫股东权益?对中国燃气(China Gas)的看法,取决于你是其敌意收购者新奥能源(ENN Energy)和中石化(Sinopec),还是那些它声称受到“不合理”交易时间表(已历时3个月却未收到明确收购通函,且仍在一天天拖延)影响的其他方面。中国国有企业向一家本国公司发起的首次敌意收购,已迅速采用国际交易撮合者熟知的公关策略。但其中的中国元素增添了一个未经测验的新层面。

中石化和新奥能源在12月中旬发出以每股3.5元港币收购中国燃气50.1%股份的收购要约,对收购目标的估值超过20亿美元。要约的先决条件是要得到商务部批准。这使敌意收购方不能放手吸引投资者。但声称对此最为不快的却是中国燃气:该公司形容这样的“等待”(在中国企业收购中很常见)对股东和不快的雇员来说是“不合理”的。它利用这段时间做好了防守准备:该公司的一些亲密伙伴,包括伦敦的富地石油(Fortune Oil),近期都忙于增持股份(富地如今拥有14%的股份)。这推动中国燃气股价上涨至近3.80港元。
新奥集团和中石化坚称其开价是“公允价值”(这一收购套话翻译过来就是“嗯……”)。这笔交易有其逻辑。中石化涉足液化天然气业务,但缺少中国燃气那样的城市配送网络。新奥能源在该领域规模较大且不断增长。但该交易也存在成本问题:尽管中石化可用其自由现金流覆盖收购成本,但新奥面临失去其投资级评级的风险。12月时,这一收购报价代表着25%的溢价,当时中国燃气正处于弱势:该公司创始人刘明辉2010年因贪污接受调查并入狱。自那以来他已获释。在商务部做出最终决定以前,竞购者即使有意,也不能提高报价。这个过程可能历时数月。不过,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寻找其他还击的途径——当然,如果他们想这样做的话。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员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译者/艾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3-29 20:21:12
常看F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30 09:42:19
ddd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