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034 2
2012-03-31

2010年作为“十一五”的收关之年,我国铝进出口表现不俗,铝价步入修复阶段。2010年,我国铝出口293.1万吨,实现净出口197.6万吨,双双创出历史新高,扭转了2009年净进口61.7万吨的局面,使得2003-2008年净出口的趋势在后危机时代得以延续。而2011年将揭开“十二五”的大幕,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中心任务是“结构调整”。电解铝产能将由高电价地区向能源丰富、能源价格低、环境容量富裕地区转移,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铝工业能否实现产业结构和产能布局的调整将成为铝工业是否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试金石。

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以下简称铝)293.1万吨,价值90.8亿美元,与上年相比(下同)分别增长72%和77.9%。同期,我国进口铝95.5万吨,价值39.3亿美元,分别下降58.8%和26.5%。2010年我国实现净出口铝197.6万吨,其中12月份当月净出口铝18.9万吨,连续15个月保持月度净出口。

一、2010年我国铝进出口走势综述

(一)月度出口量高位运行,出口均价低位整理。2010年1-3月,我国铝月度出口大致在20万吨左右,4-8月我国铝月度出口量在26万吨左右,9月份我国铝出口量下滑至22.4万吨,10-12月我国铝月度出口在25-27.5万吨之间。12月份我国铝出口27.2万吨,同比增长22.9%,环比下降1.2%,是2008年9月份以来仅次于2010年11月的第2高月度出口量。12月份我国铝出口值8.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环比增长1.6%,12月份出口值仅能排3月份、5月份和8月份之后位居2010年第4位。12月份我国铝出口每吨均价3034.1美元,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2.8%,在2010年内各月均价排名第8位,处于较低水平。

(二)月度进口量回归常态,进口均价整体上扬。2010年12月份,我国进口铝8.3万吨,同比下降29.1%,环比增长8.6%,是2010年6月份以来最高月度进口量。2009年4-9月的月度进口量处于19-44万吨的历史高位,2009年12月当月进口11.7万吨,尽管2010年12月份的同比下降较多,但仍然比2010年4-9月明显收窄。2010年各月进口量均在10万吨以下,导致2010年累计进口下降幅度仍然高达58.8%。2010年12月份,我国铝进口值3.7亿美元,同比下降6.6%,环比增长10.5%。2010年1-5月,我国铝进口均价均在4000美元以下,6月份以来我国铝进口均价在4200-4600美元之间,在8月、10月曾经出现价格下挫,在11-12月进口均价连续上扬,全年我国铝进口均价延续了2009年4月份以来的上扬走势。12月份,我国铝进口每吨均价为4467.9美元,同比增长31.7%,环比增长1.8%。


二、2010年我国铝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出口主要特点

1.一般贸易出口占据6成以上份额。2010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铝180.5万吨,增长71.8%,占同期我国铝出口总量的61.6%;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67.1万吨,增长59.3%;以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方式出口23.5万吨,增长13.9倍;以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方式出口20.1万吨,增长1.7%。

12月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18万吨,增长59.3%,占66.3%;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6.1万吨,增长11.5%;以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方式出口2.6万吨,增长8倍;以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方式出口0.3万吨,下降93.4%。

2.东盟取代美国成为我国铝第一大出口市场。2010年,我国铝对东盟、美国、日本、欧盟和韩国分别出口40.2万吨、35.7万吨、34.9万吨、28.6万吨和26.1万吨,分别增长62.8%、32.7%、1.2倍、99.5%和2.6倍。对上述5市场出口合计165.5万吨,占同期我铝出口总量的56.4%。

12月份,我对东盟、韩国、日本、欧盟和香港分别出口4.1万吨、4万吨、3.2万吨、3万吨和1.9万吨,分别增长32.8%、92.3%、11.6%、92%和13.5%,出口合计16.1万吨,占当月全部出口的59.2%。需要注意的是自美国9月份反补贴初裁以来,我国铝对美国出口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9月份出口1.4万吨,下降62.2%;10月份出口1.18万吨,下降59.7%;11月份出口2.6万吨,下降26.7%;12月份出口1.3万吨,下降45%。随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立,经过此消彼长的变化,2010年东盟取代美国成为我国铝出口第一大市场。

3.铝材出口比重接近3/4,铝锭出口倍增。2010年,我国出口铝材217.7万吨,增长56.2%,占同期铝出口总量的74.3%,每吨均价3464.7美元,增长5%;出口未锻造的铝75.4万吨,增长1.4倍,每吨均价2035.6美元,增长24.6%。

12月份,我国出口铝材19.3万吨,增长23.4%,占71%,出口每吨均价3380.8美元,下降3.7%;出口未锻造的铝7.9万吨,增长21.8%,每吨均价2184.2美元,增长23.4%。

4.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均在百万吨以上,二者合计占据了82.5%的出口份额。2010年,我国私营企业出口铝138.8万吨,增长86.2%,占同期我国铝出口总量的47.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03万吨,增长54.2%,占35.1%;国有企业出口32.4万吨,增长70.3%;集体企业出口18.4万吨,增长91.5%。

12月份,我国私营企业出口铝11.9万吨,增长26.2%,占43.6%;外商投资企业出口9.6万吨,增长6%,占35.5%;国有企业出口4.1万吨,增长67.8%;集体企业出口1.6万吨,增长36.7%。

5.广东出口的铝规模明显领先其他各省市,占全国比重超过1/4。2010年,广东省出口铝78.3万吨,增长61.8%,占全国铝出口总量的26.7%。此外位列前三甲的还有江苏和上海,分别出口铝37万吨和34.5万吨,分别增长86.8%和42%。上述3省市出口合计149.8万吨,占同期我国铝出口总量的51.1%,其余各省市(区)的出口量均在30万吨以下。

12月份,广东、山东和江苏分别出口铝6.9万吨、4.2万吨和3.6万吨,分别增长17.4%、3.7倍和48.6%,占54.1%。

6.出口前20家企业的集中度略有下降,出口企业越来越分散。2010年我国有铝出口量的企业共9023家,其中出口量在1000吨以上的企业只有300家,大部分企业出口量较小。2010年,出口量排在前20家的企业出口合计112.1万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38.3%,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排名前20位的企业出口进一步分散。其中,出口10万吨以上的企业只有上海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1家企业,出口量在1-10万吨之间的企业79家(表1)。12月份,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怡球金属资源再生(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3家企业出口都在9000多吨,没有1家企业出口在万吨以上。


(二)进口主要特点

1.加工贸易进口占据一半份额,年度进口普遍下降。2010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52.6万吨,下降28.7%,占同期我国铝出口总量的55%。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铝27.7万吨,下降77.8%;以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方式进口12.3万吨,下降30.6%;以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方式进口2.6万吨,下降82.5%。

12月份,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4.4万吨,下降27.9%,占52.6%;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铝2.4万吨,下降44.3%;以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方式进口1.4万吨,增长87.3%;以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方式进口0.12万吨,下降81.9%。

2.韩国、日本、俄罗斯、台湾省和欧盟是我主要进口来源地。2010年,我自上述5市场分别进口铝19.8万吨、10.3万吨、10.1万吨、10万吨和8万吨,分别下降8.6%、1.3%、75.7%、19.4%和8.9%。自上述5市场进口合计58.1万吨,占同期铝进口总量的60.8%。

12月份,我自韩国、俄罗斯、日本、台湾省和欧盟分别进口2万吨、1.4万吨、0.9万吨、0.8万吨和0.6万吨,除自韩国和俄罗斯进口分别增长9.1%和1.6倍之外,自日本、台湾省和欧盟进口分别下降9.4%、38.3%和13.1%。自上述5市场进口合计5.7万吨,占12月份铝进口总量的68.3%。

3.铝材进口逆势微增,铝锭进口大幅下降。2010年,我国进口铝材59.1万吨,增长1.6%,占同期铝出口总量的61.8%,每吨均价5292.4美元,增长18.2%。进口未锻造的铝36.5万吨,下降79%,占同期铝出口总量的38.2%,每吨均价2194.5美元,增长39.2%。

12月份,我国进口铝材5.3万吨,下降11.3%,占63.5%,每吨均价5645美元,增长17.9%。进口未锻造的铝3万吨,下降47.5%,占36.5%,每吨均价2417.9美元,增长23.7%。

4.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主力军,各类型企业进口均大幅下降。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铝66.8万吨,下降45.3%,占同期我国铝进口总量的69.9%;私营企业进口16.7万吨,下降73.9%;国有企业进口11.4万吨,下降65.1%;集体企业进口0.6万吨,下降95.7%。

12月份,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铝5.6万吨,下降28.1%,占67.6%;国有企业进口1.4万吨,下降20.9%;私营企业进口1.3万吨,下降39.7%;集体企业进口0.04万吨,下降15.2%。

5.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是主要进口省份。2010年,上述4省分别进口铝35.5万吨、14.4万吨、13.1万吨和10.4万吨,分别下降56.2%、19%、56.9%和29%。上述4省进口合计73.4万吨,占同期我国铝进口总量的76.8%。其余各省市(区)进口均在10万吨以下。

12月份,广东、山东和江苏分别进口2.9万吨、1.5万吨和1.3万吨,分别下降35%、34.1%和1.7%,3省进口合计5.7万吨,占69.3%,其余各省市(区)进口均在1万吨以下。

6.进口前20家企业的集中度下降4.5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有铝进口量的企业共5884家,其中出口量在1000吨以上的企业只有174家。2010年,出口量排在前20家的企业进口合计35.9万吨,占全国进口总量的37.6%,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排名20位的企业进口比出口企业的集中度更加分散。其中,最大的进口企业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进口6.4万吨,进口量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12家(表1)。其中,12月份,只有青岛德诚矿业有限公司和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进口量较高分别进口0.8万吨和0.5万吨,其余企业进口量均在0.5万吨以下。

上海金属网www.shmet.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3-31 14:39:17

三、影响我国铝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铝需求增加的因素
1.世界经济增长将带动铝需求增加。2010年12月,联合国发布的《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2010年的3.6%下滑到2011年的3.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10月份在《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4.8%,2011年经济增长4.2%[2]。2011年1月3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2010年12月制造业指数为57.0,为2010年5月来最高,预估亦为57.0,11月为56.6[3]。由于美国单户住房价格较今年10月的跌幅为市场预期的两倍,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乐观情绪又有所增长[4]。IMF第一副总裁约翰•利普斯基认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对避免美国经济陷入更深度衰退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IMF分析,财政刺激政策对美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贡献度达到约2个百分点,对2010年GDP增长率的贡献度为1个百分点。由于美国仍占据了全球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美国更加稳固的复苏对全球经济具有积极意义[5]。2011年1月3日,数据编撰机构Markit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2010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终值自初值56.8升至57.1,为连续第4个月扩张,新订单的上升和劳动力市场的快速改善成为主要推动力。数据连续第15个月维持在50荣枯分界线上方,12月份的数据也接近4月份创出的46个月高点。鉴于中国铝需求持续强劲,加上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实际需求复苏,全球最大铝生产商俄铝预计全球铝需求将由2010年的水平增加约8%至2011年的4380万吨。而且,中国以外地区铝需求的增长预期将十分强劲,显示西方市场已从金融危机中复苏,2011年美国的铝消耗量预期将增加4.5%至540万吨,日本的消耗量可望增长4%至198万吨,欧盟的铝消耗量将增长2%至620万吨[6]。2010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9%,低于上月1.3个百分点。自2009年3月以来,该指数已连续22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的扩张区间,表明中国制造业经济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7]。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将带动铝需求的增加。
2.中国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的成就将带动铝需求增长。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8]。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不仅蝉联世界第一,且创全球历史新高。据中汽协统计,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5万辆和180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和32.4%[9],产销量高速增长既有政策的促进因素,也有消费者担心政策退出引发的提前消费因素。中汽协认为,虽然购置税优惠等多项促进政策已经退出,但是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仍在逐步提高,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仍将有10%-15%的增长。有关资料显示:铝合金在一款汽车内的所占重量,从1990年的50公斤增加到2005年的131.5公斤,而到了2010年将增至151.5公斤,汽车业对原铝需求较大,约占原铝需求量的8%[10]。按照2010年汽车产量测算仅汽车产业在2010年将可以带来约276.6万吨的铝需求,如果2011年汽车产量达到2000万辆的话,将可以带来303万吨的铝需求。
3.建筑业房屋新开工面积大幅增长,带动600万吨的铝需求。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0.5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6%;房屋新开工面积16.38亿平方米,增长40.7%[11]。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1.79,比11月份回落1.41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87点。按建筑行业要求新屋门窗面积占整个开工面积的20%-30%,一般取25%,每平方米门窗用料约:普通料5-6公斤;隔热料约9-10公斤[12],测算得出2010年新开工房屋能够新增614.3万吨的铝需求。同时,国房景气指数从3月份达到近2年的最高值之后,4-12月的景气指数基本处于下降通道。目前,建筑业对铝的需求依旧旺盛,但是随着景气指数下滑预计2011年该行业对铝需求增速放缓。
(二)铝供大于求的因素
1.尽管中国日均铝产量走低,但产能依旧过剩。2010年10月,挪威铝产商称,2010年除中国外的全球铝供应过剩100万吨[13]。据国际铝业协会(IAI)2010年12月20日数据显示,2010年11月份全球原铝总产量为205.4万吨,同比增长7.6%[14]。11月份中国原铝日均产量为3.99万吨,同比下降9.7%,占全球原铝日均产量的58.2%[15]。2010年3月份中铝股份董事长熊维平曾预计:2010年全球电解铝产能达5100万吨,产量为4160万吨,消费3940万吨;中国国内的电解铝产能为2150万吨,产量为1700万吨,消费量1650万吨[16]。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计划开始实施,2010年9月底前,关停17家电解铝生产企业共计37.1万吨落后产能,2010年底淘汰电解铝行业落后产能33.9万吨[17],而中国原铝日均产量在2010年6月份达到4.75万吨的年度高峰之后,原铝日均产量一路下跌,11月份已经跌至前11个月的最低值。部分地区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硬指标采取拉闸限电的临时措施,促使了电解铝产能的暂时回落。相对于国内庞大的产能而言,如果不采取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谋划转型等治本举措,而仅仅依靠治标手段,则难以改变供大于求的状况,也违背了节能减排的初衷。
2.欧美高失业率高企,铝库存继续高位运行。2011年1月7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2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失业率较11月份下跌0.4个百分点,达到9.4%[18]。美国失业率连续第20个月保持在9%以上,美国目前失业率在9.5%的水平附近已经维持了17个月之久,成为自1948年美国劳工部开始对这一数据进行统计以来维持如此高水平失业率最长的阶段。2011年1月7日,欧盟统计局公布,欧元区11月份失业率持平于10.1%,为1998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19];同时,欧盟27国的失业率连续第10个月维持在9.6%,高于2009年同期的9.4%[20],维持在有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2010年1-5月的LME铝库存一直维持在450万吨以上,6-12月基本处于425-450万吨之间,12月底库存为427.7万吨,同比下降7.6%[21],尽管近4个月以来铝库存连续下降,但下降程度有限,仍然处于较高库存水平。今年年初上海期货铝的周库存(下同)为29.8万吨,各月的周库存维持在33.3-49.7万吨之间,12月末库存为44.1万吨,同比增长48.3%。国内期货市场的铝周库存连续10个月保持在40万吨以上的库存规模[22]。国内有色金属行业投资依然较快,2010年1-11月我国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投资3533亿元,增长32.2%[23],比上年16.8%[24]的速度高出15.4个百分点,国内有色金属行业投资明显快速增长。欧美市场高失业率可能导致市场需求减少,同时国内外铝库存长期高位运行,铝供给过剩局面仍将持续。
3.抑制产能过快增长将成为长期任务。国家规定今后3年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扩建电解铝项目。2011年底前,淘汰100千安及以下电解铝小预焙槽[25]。2010年5月14日,取消电解铝类高能耗企业电价优惠,6月1日起,将限制类企业执行的电价加价标准提高到0.10元,淘汰类企业执行的电价加价标准提高到0.30元[26]。8月5日,工信部发布《2010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告》,涉及电解铝行业17家企业合计37.1万吨[27]的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与新建产能同步进行,新疆电解铝项目及锦江集团宁夏项目在6月份都开始启动,产能分别为40万吨和37万吨。11月3日,山西介休市与中铝公司达成了总投资63.3亿元战略合作意向,其中包括年产30万吨电解铝项目和年产100万吨铝土矿项目[28]。2010年青海、甘肃、宁夏3省(区)合计产量预计达352.5万吨,占全国电解铝产量的19.8%。短期内,西北省份电解铝产能高歌猛进的势头并没有减弱的迹象。在2011年新增的370万吨电解铝产能中,西北地区将占到57%[29]。淘汰落后产能并抑制总产能继续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未来5年中国电解铝产业需要破解的难题。
(三)贸易保护主义抑制我国铝出口
1.欧盟正式对中国铝合金轮毂征收反倾销税。2009年8月14日欧盟正式对我国出口欧盟的汽车铝轮毂发起反倾销调查[30]。2010年5月11日,欧盟初裁决定对中国铝车轮企业征收20.6%的全国统一临时反倾销税[31]。9月份,欧盟执委会寻求对中国汽车铝轮毂课征5年22.3%反倾销税[32]。10月28日欧委会做出终裁,对中国铝合金轮毂征收为期5年、22.3%的反倾销税[33]。欧委会依据土耳其替代国数据计算我涉案企业倾销幅度为23.81-67.66%,损害幅度为22.3%。依据欧盟法律“低税原则”实施确定统一税率22.3%。该案裁决将对铝合金轮毂行业造成沉重打击,影响60余家企业对欧出口近4亿美元[34]。欧委会的终裁结果可能导致中国铝合金轮毂就此退出欧盟市场。
2.2010年9-12月我国铝对美国出口大幅下降。美国于2010年3月31日提出对华铝挤压材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申请[35],按照美方统计此次调查以2009年计算原产自中国的涉案产品进口金额约为5.14亿美元,数量19.2万吨,指控的倾销幅度为:32.57%-33.32%。9月7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铝型材出口做出反补贴初裁,对忠旺铝型材和帝科等强制性抽检都不应诉的企业处以137.65%的惩罚性关税;而对广亚铝业等主动应诉的公司的反补贴税率为6.18%到10.37%[36]。10月28日,美商务部初裁认定中国企业倾销幅度均为59.31%[37]。美商务部将基于上述初裁结果指示海关对涉案产品征收现金保证金或保函。美商务部发布公告,修改对华铝挤压材双反调查反倾销初裁结果。其中应诉企业与分别税率企业倾销幅度由59.31%降至32.04%;其他企业倾销幅度由59.31%下调至33.18%[38]。本案损害终裁将于2011年2月24日做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铝材主要为建筑型材,属于低毛利行业,如果课以重税,将基本没有利润空间。自美国2010年9月初裁以来,我国铝对美国出口不但9-12月同比连续4个月下降,而且环比出现3个月下降,2010年9月份出口环比下降71.1%;10月份环比下降14.4%;12月份环比下降49.8%。由此,2010年美国从原来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退居至第二位。
3.其他国家对我国铝也相继采取贸易保护措施。2010年10月28日,澳大利亚发布终裁,将对中国铝挤压材加征2.7%-25.7%的反倾销税和3.8%-18.4%的反补贴税(台澳铝业公司产品除外)。据业界统计,该案涉及中国产品出口金额高达2.5亿美元,涉案企业逾700家。此前,加拿大、印度等国也对我国铝实施各种类型的贸易保护措施。
(四)货币政策收紧,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上升
2009年全国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9.59万亿元,2010年新增7.5万亿元左右。2010年,我国央行今年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19%的高位,粗略估算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3500亿元左右[39]。2010年1-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11月当月CPI同比增长5.1%[40],创出2008年8月以来的月度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2010年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不会超过3.5%[41]。尽管10月20日、12月26日我国央行2次上调0.25个百分点,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达2.75%,但是远低于当前的通胀水平,自2010年2月份起,中国已经步入负利率时代。2011年1月10日,农业银行发布的经济报告预计2011年央行将加息2-3次,整体加息幅度在50-75个基点之间[42]。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2010年至今央行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且还2次上调了存款利率。货币政策已经从适度宽松转向适度紧缩,企业资金链将趋于紧张,资金使用成本必然提升。
(五)铝价震荡较大,下半年电解铝企业逐步获利
2010年铝价走势跌宕起伏,1-4月中旬震荡上扬态势,4月中旬至6月初单边下跌,6月中旬至12月总体上扬态势。12月底收于2470美元,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8.6%,与4月份2482美元的年内最高价基本相当。国内沪铝价格上半年处于下跌态势,6月中旬之后处于总体上扬态势。12月底收于1.64万元,同比下降2.1%,环比增长3.5%,与年初1.76万元的年内最高价略有差距。今年铝产品上游产品价格不断提升,11月10日中铝公司宣布将现货氧化铝价格上调5.5%至每吨2900元[43],再加上电价上涨,目前国内每吨铝成本价从1.5万元上涨至1.6万元左右。2010年9-12月铝价走高行情使得电解铝企业获利。
上海金属网www.shmet.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31 14:41:22
四、趋势性预测
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仍然处于稳定的扩张期,IMF季刊《金融与发展》刊文称,中国经济每增长1%,就使全球经济在3年后增长0.2%,5年后增长0.4%,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将带动铝需求量增加。近期不少城市陆续推出中心区域限购1套商品房的措施,商业银行对房贷明显收紧,继购车优惠政策取消之后,北京等城市开始对购车采取摇号等手段来缓解交通拥堵等政策都会抑制铝需求增长的速度,同时铝产能压缩是未来5年的主要任务,铝行业过剩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预计,2011年国内每吨铝价有望突破1.8万元,LME每吨铝价或将站在2600美元上方;我国铝月度进口规模在10万吨上下,月度出口量30万吨左右。
上海金属网 http://www.shmet.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