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徐州师范大学——热忱欢迎您的加盟!
徐州师范大学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徐州。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徐州,古称彭城,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2700多年的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这里是上古养生学家彭祖的封地,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故里,西楚霸王项羽的旧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徐州北扼齐鲁,南屏江淮,东襟黄海,西接中原,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历为兵家必争之地。今天的徐州,商家云集,交通发达,已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最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江苏省重点建设的4个“特大城市”之一。
徐州师范大学是苏北地区办学历史最长、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属师范大学。现有云龙、泉山、奎园、贾汪4个校区。校园占地2,438亩,校舍建筑面积82.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7.97万册,固定资产总额近10亿元。学校设有文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等20个院系,另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语言研究所、淮海发展研究院、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以及成人教育学院、社区学院和独立学院科文学院。学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53个硕士点,包括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学校还是教育硕士培养单位。现有在校生22264人,其中研究生1418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0846人。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各类毕业生九万余名。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学校的发展史上,有著名的汉语言文字学家廖序东教授,历史学家臧云浦教授,地理学家罗其湘教授,教育家刘百川教授,心理学家张焕庭教授,戏剧家、中国古代文学史家王进珊教授,诗人、中国现代文学家吴奔星教授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在现有的1286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教授18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名),副教授34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8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618人。30名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9名教师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名教师获得江苏省高校首批教学名师称号,41人次为省政府“333培养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6人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1人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省社科研究基地1个。
学校还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学校是全国首批200所“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有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在“十一五”期间,徐州师范大学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值建校五十周年之际,徐州师范大学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奋发有为,锐意创新,向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徐州师范大学2007年人才引进政策
一、特聘教授
1.设岗学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区域经济学、教育技术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基础数学、有机化学、遗传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门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人文地理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2.引进对象
特一级教授: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特二级教授:在全国有影响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导师。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3.来校服务一般不少于5年。在3年首聘期满后按确定的岗位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中期考核。在5年聘期满后进行期末考核,考核合格后可续聘。
4.待遇
| 岗位 | 年岗贴 (万元) | 安家费 (万元) | 科研启动费(万元) | 购房补贴 (万元) | 其他 | 备注 |
| 实验性 | 其他 |
| 特一级 | 10 | 10 | 30 | 15 | 40-80 (具体面议) | 配偶异地调入予以安置 | 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分两次划拨,入校时划拨一半,二年后划拨另一半 |
| 特二级 | 7 | 7 | 25 | 10 |
二、教授、博士及硕士
1.招聘条件
①教授:在所在学科居国内先进水平,近三年来主持或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前3名)或主持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或获省部级社科或科技进步三等(含)以上奖励;近五年在国际国内本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文科10篇以上,理工科8篇以上,其中至少有3篇发表在权威期刊上,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
②博士、副教授:原则上近三年应在本学科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及以上。
③硕士:原则上应在本学科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
④年龄:教授不超过5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不超过45周岁,副教授或博士不超过40周岁,硕士不超过30周岁;
⑤服务年限:来校后工作不少于5年。
⑥岗位需求:岗位设置、需求专业、紧缺专业划分见《徐州师范大学2007年教学科研岗位需求计划》。
⑦其他要求:见《徐州师范大学2007年教学科研岗位需求计划》“备注”栏。
2.待遇
待遇 人员类别 | 过渡性住房 | 购房奖励 (万元) | 科研启动费(万元) | 配偶安置 | 其他 |
| 实验性学科 | 其他学科 |
| 教授 | 130M2 | 8 -10 | 6-10 | 4-6 | 异地调入 予以安置 | 异地调入配偶不需安置的另奖 3 万元,免收 2 年房租 |
| 副教授、博士 | 紧缺专业 | 90M2 | 6-8 | 4 -8 | 2-4 | 异地调入酌情考虑安置 | 博士后、 国外 博士回国者另奖励 1 万元,免收 2 年房租 |
| 一般专业 | 4-6 | 3 -6 | 1-2 | |
| 紧缺专业硕士 | 周转房 | 2 | 1 | 0.6 | | 单身者提供集体宿舍,免收 2 年房租 |
说明:
①夫妻双方均为我校引进人才的,双方均不享受配偶不安置的奖励。
②购房奖励支取办法:来校工作后先支付1万元,剩余款项待购房时一并支付。
③“实验性学科”指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性理科和计算机、机械、电气、电子、测绘等工科,“其他学科”指“实验性”以外的学科。
④1998年12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如未享受政策性购房补贴仍可按国家规定享受。
⑤学校对2007年进校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下学历人员实行人事代理。
⑥科研启动费实行立项申报和管理。
⑦学校鼓励各用人单位在引进人才待遇方面给予经费配套。
⑧关键性紧缺专业的教授、博士待遇面议。
三、应聘人员提供材料
个人详细简历、主要科研成果目录、代表成果复印件、相关证件复印件、联系方式和配偶情况。
徐州师范大学2007年教学科研岗位需求计划
| 需求单位 | 需求专业 | 职称或学历要求 | 需求人数 | 备注 |
| 经济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 | 副教授、硕士 | 3 | 副教授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
| 金融学(金融工程)▲ | 副教授或博士 | 1 | 副教授应具有博士学位 |
| 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 | 教授、博士 | 2 | 教授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
| 财务管理 | 教授或博士 | 1 | 教授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
▲指有博士需求的紧缺专业 ﹡指有硕士需求的紧缺专业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徐州师范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221116
联系人:王亚 商亮 王展
电话:0516—83500203
传真:0516—83500203、83500201
E-mail:rsk@xznu.edu.cn
学校网址:www.xz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