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2-4-4 20:55:55
mike_zhang 发表于 2012-4-4 00:54
课题经费中应增加劳务费的比重
即使增加比重,也是被老板冒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4 20:59:06
wangdxf 发表于 2012-4-4 20:55
即使增加比重,也是被老板冒领了
碰到这种导师就自认倒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4 21:37:17
体质问题  应该反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4 21:52:25
还是钱的问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4 21:58:40
博士数量太多!!!读博是为了做科研,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数量大,质量不行,造成大批博士很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4 22:51:25
这种人才的浪费太可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4 22:52:13
总的来说最根本的原因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读博士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在其研究领域做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但是现在的体制导致什么样的情况呢?人总是要首先满足其生理生存需求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博士生在科研单位拿着微薄的工资,为其职称拼死拼活的写论文,搞学术。还不得不面对单位中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而在中国,恰恰这种人际关系会占用80%的时间。往往在单位混的最好的,并不是那些苦于钻研,兢兢业业的学术分子,而是什么样的人大家心里都是清楚的。面对现在日益增长的生活压力,这些知识分子不得思考其在社会上如何立足的问题。于是出现公务员热、到企业工作的热潮。这就是投入和产出畸形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4 23:16:15
对中国表示无可奈何,只知道喊科教兴国,不知道怎么着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4 23:26:37
待遇问题哦,博士也是人,在中国的现在没办法不考虑钱的问题,什么问题最后都归结到钱的问题。其实学术本来就是贵族的事务,只是现在才普及,即使在普及,还是要先解决人的吃饭、生存问题。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绝对是永恒的,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5 00:03:48
为啥都去读博呢?不读就活不下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