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又称寒食。自东周始,迄今已愈两千五百载。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此时,南方北国皆不烟不火,只餐冷食,柳条枝插于房前屋后,追思祖先。
  寒食节的由来,源于晋公子重耳与介子推的故事,在漫长的华夏文明中,它承载的是宗族的传承,对乡土的回望;然在今日之国,新闻里播报的却是不断刷新记录的出行人数,以及景区入园数据。
  我们离自己越来越遥远。
  近年来,有一股不知来由的力量在网络上制造韩国人抢夺中国传统文化的谣言,但唐宋在日韩,鞑靼在大陆,并非全无道理。华夏文明最璀璨时代的精品,如建筑,如服装,甚至饮食,皆在东邻。
  自宋后,北方蛮族三度入寇,华夏文明几回沧桑,太多传统与美好在战火中殁于霸蛮。
  文明的陨落固然可悲,但文明的篡改才是大悲。巨笔如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究竟要复兴至哪个节点却语焉不详。是秦汉,还是唐宋,或是满蒙?
  长老将退,不能大张旗鼓,所以只谈文化,文化大发展繁荣便油然而生。但只有斗争文化的人群谈文化,仿佛流氓会武术。
  刚刚打开电视,恰看辫子密布荧屏,泄露了主流文化体内呼啸的多是鞑靼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