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演化逻辑分析(doc 11)
摘要:中国的金融制度由于
〝国家悖论
〞、政府效用函数最大化以及政府偏好序列的约束,及各个既得利益集团为
猎取制度租金而采取的博弈,使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
依靠的特点,锁定在低效状态。要退出中国金融制度锁定,必须引入新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实施动态的制度变迁,从而达到高效的路径替代。
关键词:金融制度变迁,路径
依靠,路径替代
中国在金融制度改革初期,政府扩张国有垄断金融的产权边界,建立支持国企资本性融资的股票市场,通过政府特有的制度偏好
〝父爱主义
〞来坚持国有企业的生存,这不仅使中国
差不多确立起市场金融制度框架(从数量规模角度),而且强有力地支撑了经济产出的不断增加和整体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
稳固,同时也产生了国有企业、国有独资银行、
地点政府等现有金融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团,并形成他们对目前金融制度的
〝稳固需求偏好
〞和刚性依靠。这种政府主导型的渐进式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
必定结果便是金融制度的非均衡,并内生出金融垄断固化、金融资产质量低下、金融风险扩展、金融体系脆弱和边际金融效率递减等副产品,制度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