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0087 22
2006-04-30

想起昨天课上讨论到这个问题,这里发出来抛砖引玉下

我们老师在上制度经济学的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目前农村金融制度和城市相比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有更加拉大的趋势,那么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呢?是主动的进行制度供给还是根据制度需求采取需求追随型策略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30 17:51:00

支持一下。

刚刚看了《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经济研究,2005年第一期,樊刚的一篇文章。由此联想到楼主的这个问题,目前农村金融制度和城市相比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有更加拉大的趋势,那么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呢?是主动的进行制度供给还是根据制度需求采取需求追随型策略? 我的看法是采用综合的策略,即主动供给与需求追随相结合。

1、循序渐进,比如城市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是互促的,不能等一个发展好了,才发展另一个;制度和经济也是一样,不能等制度建立好了,再来发展经济,也不能等经济条件具备了,才来完善制度体系。

2、城乡体制不协调,会导致交易成本,即“不协调成本”的产生。

3、平行推进,改革,经济发展、制度变革应当两面同时进行,而不是先后有序。当两者出现不协调成本时,就是因为没有平行推进产生的。

4、城乡制度的协调是会带来红利(payoff),可以引起制度效率提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30 17:57:00

版主提出的都是比较宏观层面的问题,我现在问一个具体点的问题,农民也需要贷款因为他们也需要资金来发展农产业,那么请问在农村信用体制如何建立呢?

城市有抵押贷款有公积金等,但是农村没有,而且农民的房子常常是自己筹建的,那么作为抵押物的最常用的房产也失效了,那农村的民用资金将如何筹集,政府有什么方式可以提供一个合理的贷款制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30 18:35:00

农村信用体系的脆弱,导致农村信用体制的建立困难。但是,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如果对农民土地使用权的明确,特别对其流转权的明确,土地使用权,是有条件资产而进行抵押。这样是可以为农村信用体制的确立,开立一片新天地的。

现在该提案正在讨论之中。这个问题也是现在政治、经济领域争论较大的一个焦点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30 23:31:00
版主所说的土地使用权的改革如果出台了相信能对农村信用体系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帮助,目前农村常常有非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然而民间款项的筹集的成本大大高于正规的金融渠道,因此我认为应该要对农村的非正式金融制度给于足够的重视,政府可以适当的为其提供信息和信用平台以降低其成本.对于农村和城市间金融的沟通在SHILLER的"金融新秩序"中有提及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金融投资,及所谓宏观市场,但是我认为他的想法过于完美是建立在信息几乎无成本,并且不存在不对称的基础上的,其理想程度甚至可以比拟当年的共产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1 01:11:00

对于民间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存在,政府一直是采取默许的态度,因为农民缺乏有效资产抵押,信用评定对于政府来说十分困难。正规金融机构为防范金融风险采取惜贷的措施,在这方面除非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大量资金扶植,冲抵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否则农民借贷难、借贷成本高的难题还是不能解决。此外,对于农地使用权的政策放开,确实能帮助农民获取当地金融机构的信任。但是,农地使用权究竟能获取多大的金融借贷呢?或许,农地使用权的确定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荒废的农地被更加有效的流转起来。农民从出租或是抵押农地使用权的收益是极其有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