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n.wsj.com/gb//20120406/bch085857.asp?source=whatnews2
在
中国,房地产行业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原材料进口的关键引擎。房地产投资减速已经成为引发人们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前景的担忧的一个因素,并且令中国房地产数据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副司长赵培亚了接受《华尔街日报》“中国实时报”(China Real Time)栏目专访,介绍了中国房地产数据的编制方法。
从赵培亚的话来看,国家统计局相信房地产数据基本能够反映中国房地产运行趋势。她的话还指明统计局正在从哪些方面(如保障性住房)更新这套体系,以反映经济中出现的新变化。
相关报道
专栏:中国房价不会大跌的理由
博客:让人将信将疑的中国房价数据
中国楼市降温 无崩盘之虞
中国房地产行业不但规模巨大而且变化迅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估算,房地产行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直接比重为12%。为反映这一行业的变动,数据采从8万多家房地产企业直接采集,经过区(县)、地市、省、国家四级统计机构层层审核。
赵培亚说:抽查和督查中我们也发现,个别房地产企业上报数据不够及时准确,存在项目没有正式开工就提前上报,或者项目已开工但滞后上报等情况。但因为是个别情况,我认为并不会对宏观数据产生影响。
统计局2011年在重庆进行试点,主要是探索房地产统计从累计统计到当月统计的可行性。目前房地产数据是按照年初以来的累计情况上报的。比如今年头三个月的投资总额数据将在这个月上报,但这些数字不会细分为每一个月具体有多少投资。
统计局希望从“累计”统计变为“当月”统计,并试验推出一种环比增长率指标的可行性。这将让人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房地产行业的当前动态。
保障性住房数据的采集也是一个挑战。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3月份在两会上承诺,2012年将新开工建设700万套保障房。2011年的开工量是1,043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