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许多人对“大而不倒”问题开始重视起来,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技术监管手段、拆分风险业务和非风险业务、限制金融机构规模等(可参见
[美]西蒙•约翰逊 、郭庾信著《13
个银行家: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真实图景》)。
中国的“大而不倒”问题其实同样严重,这可从下列数据看出
四大国有银行资产、贷款、存款占比 单位:%
机构名称
| 2008
| 2009
| 2010
|
资产
| 贷款
| 存款
| 资产
| 贷款
| 存款
| 资产
| 贷款
| 存款
|
中国银行
| 11.15
| 10.51
| 11.10
| 11.11
| 12.00
| 11.18
| 11.10
| 11.56
| 10.50
|
农业银行
| 11.24
| 9.94
| 13.08
| 11.28
| 10.04
| 12.54
| 10.97
| 9.99
| 12.37
|
工商银行
| 15.64
| 15.07
| 17.64
| 14.96
| 14.33
| 16.35
| 14.28
| 14.17
| 15.52
|
建设银行
| 12.11
| 12.14
| 13.68
| 12.22
| 11.74
| 13.39
| 11.47
| 11.53
| 12.64
|
汇总
| 50.14
| 47.66
| 55.49
| 49.57
| 48.11
| 53.46
| 47.81
| 47.25
| 51.02 |
资料来源:四大国有银行的资产、贷款、存款数据来自于其年报;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数据来自于银监会网站;全国贷款和存款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占GDP比重
| 机构名称 | 2008 | 2009 | 2010 |
| 中国银行 | 22.15 | 25.67 | 26.07 |
| 农业银行 | 22.34 | 26.06 | 25.77 |
| 工商银行 | 31.07 | 34.57 | 33.55 |
| 建设银行 | 24.06 | 28.23 | 26.94 |
| 汇总 | 99.61 | 114.53 | 112.33 |
资料来源:四大国有银行的资产数据来自于其年报;中国GDP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那么,中国的“大而不倒”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技术监管手段自然是要采用的,但拆分手段可能在中国难有用武之地。欧美学者提出拆分手段,主要是因为欧美绝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机构实施的混业经营,而中国仍然实行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按照风险业务和非风险业务来拆分也就无法进行了。
限制规模有一定可行性,但很难在短期内见效。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现在并没有真正重视这个问题,而且因为大的金融机构对于中国监管部门有着非常强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