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53ydm在2007-2-21 19:26:00的发言: 看了链接的帖,楼上的是开玩笑了。
“先说高考制度,现在要考试的那些科目,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照常不变,但是实施的方案如下描述。我拿数学做为例子,所有其它的科目以此类推。假设一个学生高中期间学习数学,平均每年要做一百道数学题,三年就是三百道数学题。则这三百道数学题,和这些题的解法,国家在一个专门的网站上公布出来。而高考中的数学试卷,就是从这三百道数学题中随机地抽出十五道数学题来构成,内容完全不变,连一个数字都不变。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有那么一个中学生,他完全没有学懂高中的数学原理,但是他把这三百道数学题的解法,完全死记硬背下来,能够完全没有错误地背下来,则他能够在高考中的数学这个科目,获得满分。”
且不说靠死记硬背考自然科学有意义否,即便是这种选拔方法保证绝对公正,也没有任何意义。
老兄好,9楼是我转贴数学(强国论坛一位网友的名字)的帖。他的帖,我认为很有启发、借鉴意义。
学校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是什么呢?兄弟认为,学校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在于让小孩子的身心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之类),这包括让小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换言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让小孩子有无知和犯错误的权利和机会),有观察和分析能力(这是向生活、向世界----而不是向书本向老师的观念----学习的能力,和热爱与参与人类生活、社会、世界的态度。而其实,人类的真知也出于此,此为文化科技的真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个体性的,不是整齐划一的。另外,前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伙伴的玩乐游戏,等等。换言之,学校教育,就是把教育活动当人类社会生活看待,而不是当劳动力的繁殖阶段看待,就是把人当人看待,而不是当工具、手段看待。
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是有什么规律呢?谁知道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换个说法来说,现在的我们的“应试教育”是否更符合、很符合文化科技的发展需要,更符合很符合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呢?相信多数人的感觉,是认为不符合的。
考试是必要的,公正录取也是必要的。问题是,是否任何考试都必要?是否某一种公平录取就是唯一的公平?考试和考试成绩,是否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否是学生出人头地的敲门砖,“整个学校教育”是否成为了“少数尖子生的选拔活动”?
进入大学、名牌大学学习,当然需要具备起码的知识、智能基础,当然需要是公正的。而数学网友的设想,考虑到了这一点,同时,又避免了恶性竞争,避免了教育成为扭曲的变态的活动,还在整体上,能够更好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试想,在考试化繁为简的情况下,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就能把精力更多用在培养真正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上面了,教学活动会更加丰富多彩的。
以上是兄弟的一些缺乏根据的感想,请各位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