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38495 149
2012-04-13


       最初关注这个刊物是因为其在CSSCI中的排名比较靠前,不过看多了,慢慢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总觉得这个刊物的质量与其排名不匹配,说实话,在上面见过不少质量平平的文章,当然,上面有些文章还是可以的。下面要说的这篇文章来自该刊12年的第一期。

       作为一个在CSSCI刊物中名列十几位的刊物,毋庸置疑的一个要求是,对其刊发在上面的论文文章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义。要说的这篇论文写的是中国O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种类型的文章在《世界经济研究》等刊物上都不知道发了多少篇,不客气地说这个题材真的写得烂得不能再烂了,所以刊登这样的文章其主题创新性何在?再看该文多处的纰漏:

(1)       内容提要处,有一句“本文运用VAR模型”,正文从头到尾自始至终没有出现VAR模型,摘要处的VAR模型哪里来的呢?

(2)       国内外文献综述部分有一句“本文运用IVEWS回归方法进行分析验证”,是编辑部排版的差错,还是作者笔误?

3)计量实证部分错漏百出,作者在表2中列出的系数如下图

但是回归模型的系数却变成

真怀疑作者是不是不懂科学计数法了?

(4)    文章的核心变量OFDI的P值高值0.25多,根本就没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样文章的解析力何在?计量部分又如何佐证上文的理论?

(5)    DW值才0.38多,很明显存在自相关,原文连修正都省了,这样得出的计量结果又有什么信度可言呢?

          综上,该文的研究主题毫无新意,不少地方尤其是实证部分错漏百出,很不严谨,充其量只是一篇粗糙和质量低下的习作,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样的文章居然发表在《财贸经济》上,这是在辱没编辑部以及审稿人的智慧吗?还是压根就没有经过匿名审稿这一关?难道匿名审稿真的如一些人所说的只是编辑部的遮羞布?

        关于上述的错漏破绽我已经用红色下划线在原文做了标记,由于截图无法显示出来,所以我另外上传了该贴的word版本,希望大家看完后再做讨论,另外也希望只就论文本身进行讨论,而不要涉及人身攻击。需要澄清的是,我一与原文作者素不相识,彼此也没有过节,发贴的目的只是纯粹探讨论文本身,不是为了搞人身攻击,同时欢迎作者对证;二也不是因为发不了《财贸经济》为泄私愤对其进行攻击。我只是认为,作为社科院的刊物,更应该珍惜自身的声誉,加强自律严把质量关,在学术界起好表率作用,如果任由关系稿泛滥成灾充斥其中,那么这对于自身和读者而言都是很不负责任的,更是辜负了读者长期以来的期待和信任,最终还挫伤了那些没有关系和门路的投稿者的信心,倘若长此下去,也许有一天会面临与《经济学动态》同样的困境和难堪。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13 15:31:13
这样就比较好,只谈文章,不要突出作者的姓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3 15:46:05
lz提到的问题确实全部存在,这篇文章确实一无是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3 15:56:44
说的好,希望大家能多谈谈学术规范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3 16:14:28
这篇文章的确很差,而且一看就知道是硕士生写的东西,导师也没有审核。这种很不严谨的文章刊发在财贸经济,确实说不过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3 16:16:50
下文章看看还要收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