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2-4-23 08:22:38
sungmoo 发表于 2012-4-23 08:17
楼主若是这么说,楼主就想表明自己在主楼中的动机就是质疑译者了?

(前面楼主提到的这“跟着紧翻译的 ...
我才没空去质疑翻译者,我倒是对那些盲目崇拜这类教材的人是否真的读懂了这类教材很感兴趣。
所以我很奇怪,那么多看这类教材的人为啥没有提出我在这个帖子发起的话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8:24:05
Rousseau 发表于 2012-4-23 07:40
你不觉得可笑,我的立场若是看不起盲目崇拜当前那种一无用处的方法,还会去“咨询”?
你懂怎么看人不?
实不相瞒。你的第一个反问句,我还真看不懂你想说什么。

楼主究竟是“看得起”还是“看不起”?究竟是想“咨询”还是不想“咨询”。

从前面楼主的说法看,楼主显然要表达自己(即使没看过原著也)看出了“译著标题出现的问题”。既然楼主很不屑那些“看过原著又译不好”的译者,楼主在主楼的动机应该不是“咨询”了。但上面这句话(若……还会去“咨询”?)又让我不明白了。

谁能给解释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8:29:02
其实,楼主若想说明译著里译文的问题,很简单,直接在主楼中点出这个问题就可以了。可是偏偏楼主还要(顺着现有译文)郑重地问大家一下,以便决定自己今后是否阅读。
这个论坛的微观板块有一特点,就是时髦。
本人没拜读过瓦里安的著作,好像这家伙写了中级和高级两套微观教材。
我一般是不看最近50年来的著作的,除非诸如克鲁格曼这样准确预言了97年东南亚金融海啸的经济学家,我是买了本他的国际经济学拜读一番。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每年都发一次,颇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感觉。
看了瓦里安的书封面,所谓现代观点,所以很想知道:
1)什么是书中所谓现代观点?时间截止如何划分?
2)里面的现代观点对照古典观点有何区别?
如果已经读过的都说不清楚,我就不去浪费那个时间去读了,很多古典著作都没来得及做笔记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8:30:04
如果你真想让我解释,我就不得不说,我是来看笑话的。
看看那些用数学语言重复同一个意思的人和盲目对这种同义反复加以崇拜的人按照错误的引导究竟看出了什么“现代观点”。
或者那些只看原著的人也没看明白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只看原著的人会以英语是可以理解但不能翻译成汉语的来进行推脱。
我倒是很愿意承认世界上没有客观上最精确的翻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8:36:00
我才没空去质疑翻译者,我倒是对那些盲目崇拜这类教材的人是否真的读懂了这类教材很感兴趣。
所以我很奇怪,那么多看这类教材的人为啥没有提出我在这个帖子发起的话题。
有意思。楼主现在又表明自己“没空去质疑译者”了。那么本人又看不懂楼主前前后后的说法了。

楼主再次表明了自己的动机。

前面说过了,就当前国内译著的普遍水平,莫非看过原著的人就必须去看相应译著从而必须去挑相应译著的毛病?这就是楼主的逻辑与要求?

国内译著如果存在多种且多个问题,是不是看过原著又看过译著的人必须在论坛里一一指明?

恐怕只有楼主这般既没看过原著又没看过译著的人,才更愿意也更有闲心去挑这种封面上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8:39:59
论坛上看过原著的人,请注意:只要你不像楼主那样在论坛上指明译著中的问题,“发起这种话题”,楼主就会“很奇怪”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8:43:39
这是按照你的伟大见地所得出的结论
对不起,这一推论是你的逻辑专利,本人绝对不敢也不会侵权的。

这正是按照楼主的伟大见地所得出的结论,怎么这么轻易就让给别人了?(楼主自己说过什么,忘记了?)
是吗?照你这样说,盖凡涉及西方的知识和著作都应该改用西方源本的语言教学咯?
楼主的作法蛮有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8:48:28
如果你真想让我解释,我就不得不说,我是来看笑话的。
看看那些用数学语言重复同一个意思的人和盲目对这种同义反复加以崇拜的人按照错误的引导究竟看出了什么“现代观点”。
或者那些只看原著的人也没看明白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只看原著的人会以英语是可以理解但不能翻译成汉语的来进行推脱。
我倒是很愿意承认世界上没有客观上最精确的翻译。
楼主这一“看笑话”的做法,有没有制造新的笑话,就看人们对楼主前前后后的种种说法做何理解了。

请楼主明示:楼主上面所说的这种“错误的引导”,究竟是原著带来的,还是译著带来的。

(当然,我本人宁愿相信:楼主不会是因为译文的“误导”而在主楼中发起这个话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9:00:31
sungmoo 发表于 2012-4-23 08:48
楼主这一“看笑话”的做法,有没有制造新的笑话,就看人们对楼主前前后后的种种说法做何理解了。

请楼主明示:楼主上面所说的这种“错误的引导”,究竟是原著带来的,还是译著带来的。

(当然,我本人宁愿相信:楼主不会是因为译文的“误导”而在主楼中发起这个话题的)
这种误导不仅仅是翻译带来的,更是教材本身带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9:03:32
Rousseau 发表于 2012-4-23 09:00
这种误导不仅仅是翻译带来的,更是教材本身带来的。
按你这种说法,就本教材(原著)而言,本教材误导的是什么?是所谓“现代观点”吗?
看看那些用数学语言重复同一个意思的人和盲目对这种同义反复加以崇拜的人按照错误的引导究竟看出了什么“现代观点”
(看来,楼主还是弃舍不掉“现代观点”这种译著中的提法。真地更加不知道,楼主在主楼中的动机了)

请举一个“用数学语言重复同一个意思”的例子(一个即可),来说明这种“误导”。

(鉴于楼主还未看过本帖提到的原著及译著,就不能让楼主举其中的例子了。就请楼主举其他相似教材或论文中的某个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9:08:38
sungmoo 发表于 2012-4-23 09:03
按你这种说法,就本教材(原著)而言,本教材误导的是什么?是所谓“现代观点”吗?
问题在于你认为是“现代观点”吗?亦或回答我前面的问题?
Rousseau 发表于 2012-4-23 08:18
这是按照你的伟大见地所得出的结论
否则,请你翻译一下那个标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9:10:30
Rousseau 发表于 2012-4-23 09:08
问题在于你认为是“现代观点”吗?亦或回答我前面的问题?
前面不是告诉你英文原词了吗?你自己不会用词典查一查它的意思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9:11:27
我都不肖去看原著,还会去查吗?
我若是去查,岂不是变成咨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9:15:02
既然楼主不愿意查词典,我替楼主查一下approach:

noun:
The act of approaching
A fairly close resemblance; an approximation
A way or means of reaching something; an access
The method used in dealing with or accomplishing
An advance or overture made by one person to another

附:verb tr.
To come or go near or nearer to
To come close to, as in appearance, quality, or condition; approximate
To make a proposal or overtures to with a specific end in view
To begin to deal with or work o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9:18:03
Rousseau 发表于 2012-4-23 09:11
我都不肖去看原著,还会去查吗?
我若是去查,岂不是变成咨询了?
楼主太可爱了。

居然很得意地公开表达自己的这种态度。

你向别人问其译法,就不算“咨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9:24:58
我都不肖去看原著,还会去查吗?
我若是去查,岂不是变成咨询了?
问字典是“咨询”,问别人就不是“咨询”?在主楼中洋洋洒洒摆出几问,都不是“咨询”了?

更重要的是,看来楼主至多至多只肯瞟一瞟译著了。那么,若译著中出现不符原著的地方,或者出现翻译语病的地方,楼主就可以借此“看笑话”了。同时,楼主若受了译著不恰当翻译的误导(特别是当他自己尚未发觉时),看来楼主也是必甘情愿了。

确实,楼主连查字典的工夫与意愿都没有,更不指望他真地想明白别人的原意了。(楼主的工夫与意愿放在了:以存在问题的译著说事,来彰显其与众不同的经济学造诣。至于原著中究竟写了什么,究竟怎么写的,楼主是不屑于关心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12:59:18
sungmoo 发表于 2012-4-23 09:24
楼主连查字典的工夫与意愿都没有,更不指望他真地想明白别人的原意了。(楼主的工夫与意愿放在了:以存在问题的译著说事,来彰显其与众不同的经济学造诣。至于原著中究竟写了什么,究竟怎么写的,楼主是不屑于关心的)
我正是很想领教“至于原著中究竟写了什么,究竟怎么写的”,所以才指出:
这种误导不仅仅是翻译带来的,更是教材本身带来的。
而且不需要查字典,你的英文解释英文丝毫不证明你对标题的理解有什么正确的地方,何况还是网上搜来的解释。
当然,你不以汉语为母语的话,可以原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