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TSXV)(1)创业板市场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全球IT经济和创业板市场的兴起,加拿大在开设主板市场一百多年之后,开始推进创业板市场的建设,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9年-1999年):多方探索阶段。从1989年开始,加拿大几家交易所相继介入创业板市场,或设立专门创业板块或转为创业板,形成了多方探索的局面。1989年,温哥华证券交易所调整市场定位,致力于成为全球性的风险投资市场,新设了创业板市场,将原来的上市公司一分为二,划归为主板和创业板两个板块,其中创业板的公司数量占83%左右。随后,艾伯特、多伦多和蒙特利尔证券交易所也设立了针对中小企业的创业板。
第二阶段(1999年-2001年):创业板整合阶段。该阶段主要对分散的几个创业板市场进行了整合,建立一家全国性的创业板市场。1999年3月,加拿大ZF决定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对四个主要证券交易所进行整合调整,重新确立各交易所的市场定位,以提高全国证券市场的竞争力。其主要内容是: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专门负责高级市场;蒙特利尔证券交易所专门负责衍生产品市场;艾伯特与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合并成加拿大创业交易所(CDNX),成为一家全国性的创业板市场。此后不久,CDNX又相继吸收了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尼伯交易所的创业板。同时,将各市场原有的上市公司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整,原则上同类公司集中到一家交易所上市。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与主板归并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归并到同一证券交易所,形成创业板与主板市场平行发展、相互促进的基本格局。2001年5月1日,CDNX和多伦多创业交易所签署合并协议,9月14日,获得加拿大ZF批准,CDNX更名为多伦多创业交易所(TSX Venture Exchange),成为多伦多交易所集团的一员。12月10日,CDNX的上市公司全部转入多伦多创业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同日,新的S&P/CDNX指数启用,初始值为1000点。2002年5月,该指数更名为S&P/TSX创业综合指数。目前,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已成为加拿大证券市场的主体之一,而其中的创业板市场更是其颇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交所总部设在多伦多,成员主要包括多交所主板、多交所创业板和多交所市场等。
截止2010年,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总市值2.2万亿加元,平均市值15一加元,而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为715亿加元,平均市值3320万加元。2010年在多交所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矿业企业融资额为128亿加元,占总融资额的34%。
图表1:2010年全球各大证券交易所市值与新上市公司情况
资料来源:****整理
图表2:2010年多交所主板和创业板融资额情况(分行业,总额540亿加元)(单位:%)
资料来源:****整理
(2)创业板市场特点1)以资源和科技行业为主
加拿大创业板以其世界上主导性的勘探项目融资渠道,成为初创和成长期矿业和油气企业的首选上市地。在多交所创业板中,矿业公司占47%,而天然气和石油占12%,是多交所创业板中最大的两个行业。与此同时,加拿大创业板的科技与生物技术类公司增长也很快,尤其是生物技术类公司数量目前仅次于NASDAQ,成为加拿大资本市场传统优势之外的又一亮点。
2)上市门槛较低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上市门槛较其他交易所而言本来就是比较低的,其上市标准被设计为指导准则,但交易所保留对上市的最终决断权。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TSXV)的上市门槛则更低,由于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通常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很难像主板上市公司那样,提供成功经营的证据,因此,公司的盈利情况并不作为在创业板上市的条件,相应地,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的要求也会减少。创业板块对现金资金没有要求,仅仅对有形资产有一定的要求,在一级市场中最高要求是500万加元,而主板中需要资金最少1000万加元。对于无盈利记录的新公司或正在设立中的资源类企业,只要能够出具管理层资信证据或认可的专业机构证明的资源存储量材料,即可获准上市。公司管理层经验是多交所上市申请能否被通过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不限制国别、行业类别、成立年限、是否已获利和所有权制等宽松条件,多交所已成为高科技企业和国际创业者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已有50多家中国企业在多交所上市。
3)较完善的上市保荐制度
由于加拿大创业板上市标准比较低,没有公司的资产规模或过去的盈利水平等硬指标,而是更加注重管理团队的经验和资历、商业计划的可行性、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潜力等预期指标。因此,为弥补对上市公司约束不足的弱点,多伦多证券交易所除了保留对上市的最终决断权之外,还设计了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保荐人制度,即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必须要有保荐人提供的推荐报告。
4)分工明确,层次清晰。
1创业板与三板(NEXT)、主板(TSX Stock Exchange)分工明确,分别适应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共同构成加拿大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架构。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是为新兴公司服务的公开创业资本市场;新兴公司可以通过这个市场募集自身发展和推广其产品及服务所必需的资本。对投资者而言,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为他们提供了选择极具潜力成为明日市场之星的成长型公司的融资机会和平台。与此同时,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的上市公司由多个行业的公司有机组合而成。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专门为初级发行人制定上市标准,以满足他们不同于大型成熟企业的特殊需要以及财务压力。
2创业板市场内部逐步形成了两个层次。
根据有形净资产、流通市值、经营状况、运营资本、股权分布等标准,加拿大创业板将上市公司划入两个主要层级——层级1和层级2。层级1的级别较高,要求上市公司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有稳定的业务纪录、符合较高的财务标准;层级2则主要包括快速发展的企业群体,由处于初创阶段的创业企业构成,公司规模较小、经营历史较短、要求符合较低的财务标准。层级1的公司申请发行上市的条件较层级2简单。加拿大创业板设定的行业分类包括采矿、石油和天然气、技术或工业、研究和开发、房地产或投资等五个行业;特定行业内部的同一层级之间又划分成不同的种类,以适合不同类型企业上市筹资的特点。
3良好的退市制度和毕业制度。
根据证券市场的层次关系,监管者制定了创业板持续上市的标准,达不到持续上市标准的层级1公司将降到层级2,达不到持续上市标准的层级2公司将退市;层级2公司达到层级1的上市标准,经批准可毕业进入层级1;层级1公司达到多伦多交易所主板上市条件的,可以申请到主板上市。这样,就形成了创业板市场的退市制度和毕业制度。同时,加拿大创业板和主板同属多伦多证券交易所集团,使创业板公司毕业转移程序变得十分简便,只要创业板公司符合主板的上市条件,个人的信息表格、公司章程、年度报告、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现行的股份锁定计划、保荐书等文件可豁免提供,3000加元的上市申请费也可免除。
4创业板市场已成为主板市场的孵化器。
加拿大创业板市场为主板市场输送了大量优质的上市公司,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主板市场的“孵化器”。这种特殊的市场定位,使加拿大创业板市场与全球其他创业板市场相比有显著的不同,并由此形成了其既依赖主板、又保持相对独立的运作模式。附表给出了多伦多交易所主板与创业板的有关情况。